两年积累,一朝顿悟,陈平安的世界看似被推开了一扇门,实则眼前依旧是一片迷雾。
他如今能清晰地感知并调动体内那缕真气,但如何让这缕真气继续壮大?如何运用它?《青囊吐纳诀》这半卷残篇,已经给不了他任何答案了。
这缕真气,就像一把钥匙,他握在了手里,却不知道这把钥匙该去开哪一扇锁。前路漫漫,依旧是雾里看花。
他明白,自己缺的不再是苦修的时间,而是关于那个真实修行世界的情报与知识。这些东西,不可能从故纸堆里找到,只能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去获取。
可他一个偏居在凡俗闹市里的当铺朝奉,又能去哪里寻觅那些传说中的仙师呢?
他只能等。
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老猎人,静静地潜伏在自己的伪装下,等待着猎物自己撞进视野。
这一日,机会来了。
午后的当铺,客人稀疏。陈平安正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天光,修复着一本虫蛀了的旧书。忽然,铺门上的铜铃“叮铃”一声轻响,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人,携着一股与此间格-格不入的清贵之气,迈入了门槛。
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白净,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傲气。但这份傲气之下,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窘迫与焦躁。
只消一眼,陈平安便已将此人从表到里,看了个七七八八。
年轻人穿的青衫,料子是上好的细麻,水火不侵远非凡俗布料可比。但袖口和下摆处,用银线绣制的云纹,已经有些脱线和发黑,显然是穿了有些年头了。他的腰间,系着一条看似普通的腰带,但左侧却空着,只有一个布袋磨损后留下的浅浅印记。
最重要的是,他身上萦绕着一股极淡的、陈平安从未闻过的异香。那不是凡间草药的味道,更像是数种灵草丹砂,经丹炉炼化后,沁入衣物的残香。
陈平安不动声色地放下手中的书,缓缓抬起头,用一贯古井无波的眼神看着对方。
年轻人似乎很不适应当铺里这种昏暗、陈腐的气氛,他微微皱着眉,从怀中取出一物,“当”的一声,有些粗鲁地放在了柜台上。
那是一柄连鞘的短剑。
剑鞘是鲨鱼皮所制,古朴无华。年轻人一把抽出剑身,刹那间一泓秋水般的寒光,让整个当铺都似乎亮了一分。
“看看这个,能当多少?”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施舍般的味道。
陈平安的目光,落在了那剑身之上。剑是好剑,百炼精钢,剑刃上隐隐有流光转动。但在距离剑尖三寸之处,有一个清晰的缺口,破坏了整把剑的灵性与价值。
他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轻轻搭在剑脊上。
就在指尖触碰到剑身的瞬间,他体内的那缕真气,竟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共鸣。他感觉到此剑之内,仿佛蛰伏着一道与他真气同源,却更为凝实、更为凌厉的力量。
只是这股力量,如今已是风中残烛,微弱到了极点。
“好钢。”陈平安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可惜剑尖残了,煞气已泄,价值便去了七成。”
“你这老儿懂什么!”年轻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反驳道,“此剑岂是凡间铁匠打出的破铜烂铁可比?这乃是我流云宗外门弟子的制式佩剑‘青锋’,是一柄货真价实的法器!”
“流云宗……”陈平安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老朽模样,“哦?老朽眼拙了,原来是仙师大人的宝物。只是,这法器恕老朽孤陋寡闻,不知该如何估价啊。”
他摆出一副诚惶诚恐、全然外行的姿态。
年轻人见他这副模样,傲气更盛,但为了能多当些钱,又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此剑只要注入真气,便能削铁如泥,还能发出一道三尺长的剑芒!若不是前些日子在宗门小比中失手损坏了,我岂会拿它来你们这等凡俗之地!”
陈平安一边听,一边缓缓点头,像是听懂了,又像是没听懂。他拿起短剑,装模作样地翻看了几遍,又用一种惋惜的口吻说道:“原来如此,那确实是宝贝。可惜啊,坏了的宝贝,终究是不值钱了。这等仙家物件,想必修复起来,也非同小可吧?”
这句话,像是说到了年轻人的痛处。
他脸上闪过一丝愤懑,忍不住抱怨道:“何止非同小可!器物阁的王执事,那个老匹夫,修复此剑竟要我三块下品灵石!他分明是故意刁难!这个月的份例本就少得可怜,我上哪儿去凑这三块灵石!”
灵石、执事、份例、器物阁……
一个个闻所未闻的词汇,如同一块块散落的拼图,被陈平安迅速地吸收、消化,在他脑海中,开始构建一个模糊而真实的轮廓。
“原来仙师们的日子,也和我们凡人一样,有着许多的难处啊。”陈平安适时地发出一声感慨,语气中带着几分同情。
这句同情,似乎让那年轻人找到了共鸣。他积压在心头的怨气,如同找到了一个宣泄口,滔滔不绝起来:“难处?你们凡人的难处,无非是吃穿用度。我们的难处,你们根本不懂!没有灵石,功法停滞不前,法器无法修复,丹药更是想都别想!处处都要看那些执事、管事的脸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