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战结束,最终决出的百强天骄,无一不是诸天万界中亿万里挑一的绝世人物。他们气息冲霄,或凌厉,或浩瀚,或诡秘,站立在角斗场中央,等待着法会最终的考验与机缘。
星尘子的身影再次浮现,他目光扫过下方百位天骄,神色肃穆。
“万界法会,旨在交流道法,更在于明心见性,砥砺道途。武力之争,可见神通高下,却难见道心坚瑕。”他声音恢弘,传遍星枢,“故,最终决赛,并非尔等相互厮杀。”
他袖袍一挥,角斗场中心那片由无数法则锁链构成的区域,骤然亮起柔和而深邃的光芒。光芒汇聚,形成了一方波光粼粼、仿佛由无数种法则本源汇聚而成的池水虚影——正是那传说中的“万象源池”的投影!
“最终的考验,便是进入这‘万象源池’投影,承受源自宇宙本源的——‘道心之问’!”星尘子郑重宣布,“能于池中坚持越久,道心收获便越大。坚持到最后者,即为本届法会魁首,可获得进入真实‘万象源池’洗礼,以及参悟‘万道天碑’的资格!”
道心之问!
此言一出,不少天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相比于真刀真枪的战斗,这种直指本心的拷问,往往更加凶险莫测。道心若有瑕疵,轻则修为停滞,重则当场道心崩溃,修为尽毁!
没有犹豫,百位天骄化作百道流光,毅然投入那“万象源池”的投影之中。
林闲只觉周身一轻,仿佛脱离了肉身,意识进入了一片无垠的、由无数种色彩和意念构成的海洋。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只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直接冲击着他的意识核心。
这些问题,并非简单的语言文字,而是直接以法则、以意念、以场景的形式呈现:
他看到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感受到那蕴含一切可能的磅礴,意识中被植入疑问:“存在,因何而起?”
他目睹星辰走向衰亡,化作冰冷的尘埃,感受到那极致的死寂,疑问随之而来:“终结,是否为唯一归宿?”
他经历了无数文明的兴衰,看到善良被践踏,邪恶一时猖獗,疑问萦绕:“秩序与混乱,孰为真实?善恶是否有报?”
他感知到生命的脆弱与渺小,面对浩瀚宇宙,疑问滋生:“个体存在的意义何在?”
更有关于自身之道的尖锐拷问:
“创造,终将被毁灭覆盖,创造的意义何在?”
“守护,可能守护一切?若力所不及,是否徒劳?”
“集众之智,若众皆愚昧,又当如何?”
……
无穷无尽的问题,每一个都直指大道根本,直指心灵最深处的不安与迷茫。它们并非恶意攻击,而是如同冰冷的镜子,映照出修道者内心可能存在的每一丝犹豫、每一分恐惧、每一个认知的盲区。
“啊——!”
不远处,一位来自魔法位面的天骄,其意识光辉剧烈闪烁,发出痛苦的嘶鸣。他追求绝对的“元素平衡”,却在“混沌才是本质”的拷问下,信念开始崩塌,意识光辉迅速黯淡,被弹出了源池投影。
另一边,一位走“唯我独尊”之路的魔神后裔,在“个体意义”与“共存价值”的反复拷问下,变得狂躁暴怒,意识扭曲,最终也无法承受,黯然离场。
更有天骄在“善恶”与“终局”的问题中陷入深深的迷茫,意识徘徊不定,如同风中残烛,进度缓慢。
百位天骄的意识光辉,如同星海中的灯火,在源池投影中明灭不定,不断有灯火因为无法承受道心拷问而熄灭、离去。
唯有林闲。
他的意识核心,那由【道理之网】与【救世元婴】共同守护的本心,在这无穷无尽的问题浪潮中,如同亘古不变的礁石。
面对“存在之问”,他的意识回应坚定:“存在无需理由,存在本身,便是奇迹,是创造的起点。”
面对“终结之问”,他坦然接受:“终结是过程,而非目的。正因有终结,创造方显珍贵,过程方有意义。”
面对“善恶秩序之问”,他明辨是非:“秩序存于心,而非强制于外。扬善抑恶,非为报应,只为心中秉持之道,为创造更美之世界。”
面对“个体意义之问”,他信念如钢:“蜉蝣虽小,亦能见证朝夕。个体之力虽微,汇聚可成星海。我的意义,在于存在,在于经历,在于创造,在于守护我所珍视的一切!”
面对针对自身之道的拷问,他更是从容不迫:
“毁灭无法覆盖创造,正如黑暗无法定义光明。创造本身,即是意义,是生命对虚无最伟大的反抗。”
“守护并非苛求完美,而是尽己所能,问心无愧。力所不及,非道之过,而是前行之鞭策。”
“众皆有智,亦有惑。吾道在于引领启发,而非强求一致。愚昧非永恒,智慧可传承。”
他没有强行对抗这些问题,也没有陷入任何一个问题的逻辑陷阱。他以自身坚定无比的“创造与守护”之道为根基,以【道理之网】为工具,如同一位睿智的学者,从容地梳理着这万千拷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