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闲深吸一口气,将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暂时压下。
当务之急,是完成宗门任务。十颗辟谷丹,三份材料,容错率极低。
他先是拿起那枚记载着传统炼丹手法的玉简,再次仔细“阅读”——这一次,凭借【炼丹术(入门)】赋予他的基础理解力,那些原本晦涩的操作要点变得清晰了许多。
“先以三成火温炉一炷香……投入主药黄芽稻,以灵力包裹,缓缓萃取其中精华,火候升至五成……待药液呈淡黄色,投入清心草粉末,火力降至四成,小心融合……最后以文火收束药力,凝聚成丹……”
步骤清晰,但林闲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这过程太慢了!每一步都对火候和灵力操控有极其精细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点小差错,轻则药力受损,重则直接炸炉。以他这劣质丹炉和微薄的炼气二层灵力,按照这个法子,别说三份材料,就算给十份,他也未必能凑够十颗合格辟谷丹。
他的心思,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系统强行灌输的那套《爆破流体力学在丹道中的应用》。
“通过可控爆炸分离提纯……以爆炸伟力强行完成融合……高效、快捷、对灵力要求低……”
这几个词像小猫爪子一样,在他心里挠啊挠。
风险很大,系统都标注了“不易掌控”和“较大动静”。但收益也诱人,“高效”、“快捷”,最重要的是——“对灵力要求低”!
这简直是为他这种修为低微、设备破烂的选手量身定做……的吧?
“要不……试试?”一个危险的念头冒了出来,“就试一点点,在最后凝丹前,引入一丝极微弱的灵力扰动,模拟一下‘微型爆破’的启始阶段?应该……不会炸吧?”
理智告诉他这很作死,但那股源自现代科学知识的、对传统低效工艺的本能不屑,以及内心深处对“走捷径”的渴望,最终占据了上风。
干了!
他决定采用一个折中方案:主体流程还是按照传统手法来,只在最后关头,进行一丁点微不足道的“科学改良”。
说干就干。
林闲屏息凝神,先将一枚劣质灵石嵌入丹炉底部的凹槽,小心翼翼地引动自身微弱的灵力,将其激活。
嗡……
丹炉发出一阵不堪重负的嗡鸣,炉壁上的裂纹似乎都更明显了些。一股微弱且不稳定的地火,总算是在炉内升腾而起。
预热,投药,萃取……一步步按部就班。得益于入门级的炼丹知识,他的动作虽然生涩,却也比原主记忆里的操作规范了不少。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炼气二层的灵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
整个过程枯燥而煎熬,他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勉强维持住那摇摇欲坠的火候。
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凝丹。
炉内的药液已经浓缩成一团粘稠的、散发着微弱清香的糊状物。按照传统手法,此刻需要以极其精妙的文火,缓缓收束药力,使其自然凝聚成丹。
但林闲眼神一凝,想起了那套炸丹理论。
“压缩药力,瞬间释放……以爆制爆,破而后立……”
他心一横,牙一咬,操控着体内所剩无几的灵力,不再是温和地包裹,而是猛地将其压缩成一根极细的“针”,对着那团即将成型的药糊核心,极其刁钻地一刺!
这一刺,蕴含了他对“爆破启始点”的粗浅理解!
就在灵力细针刺入的刹那——
轰!!
丹炉猛地发出一声闷响,如同打了个嗝,整个炉体剧烈地颤抖起来!炉盖被冲击得哐哐作响,一股浓密的、带着焦糊味的黑烟从缝隙里猛地喷涌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小屋!
“咳咳咳!”林闲被呛得连连后退,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完了!还是炸了!
这三份材料本就只够试错三次,这第一炉就……
就在这时,屋外恰好传来一个嚣张又熟悉的声音,正是完成任务归来、故意绕路过来想看看林闲惨状的王浩。
“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废物就是废物!连最基础的辟谷丹都能炼炸炉!真是浪费宗门资源!我看你还是赶紧滚去杂役处报道吧!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王浩的声音充满了快意的嘲讽,透过薄薄的木板墙清晰传来。
林闲脸色难看,没心思理会外面的犬吠,只是心痛地看着那依旧在冒黑烟的破丹炉。完了,五点贡献度还没赚到,怕是要先倒扣了……
然而,几秒钟后,丹炉的震动渐渐停歇,黑烟也不再冒出。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混合气味,既有药材焦糊的味道,又隐隐夹杂着一缕前所未有、沁人心脾的异香。
林闲愣了一下,迟疑着走上前,用一根木棍小心翼翼地捅了捅滚烫的炉盖。
炉盖应声滑落。
没有预想中的灰烬和残渣。
炉底,三颗圆溜溜、龙眼大小的丹丸,正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它们的颜色并非传统辟谷丹的淡黄或土黄,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乳白色,表面光滑无比,甚至隐隐有一层氤氲的宝光流动。更神奇的是,在每一颗丹丸的表面,都天然形成了几道如同流云般的淡淡纹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