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天鸢”开始平稳爬升,阳光照射在银灰色的机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从高空俯瞰,日本重要的海军辅助基地和造船中心——鹿儿岛港,清晰地呈现在下方。
港内停泊着不少船只,包括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岸上的工厂烟囱正冒着股股黑烟,一片繁忙景象。
几乎在“天鸢”编队被地面观察哨发现的同时,尖锐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如同垂死挣扎的哀嚎,瞬间响彻了整个鹿儿岛上空!
日军显然完全没有料到,德国的轰炸机竟然能够飞越数千公里的浩瀚大洋,直接攻击他们的本土!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超过了实际威胁。
港内舰船和岸防阵地的高射炮在短暂的混乱后,开始猛烈但对空盲射,黑色的烟团在“天鸢”编队周围和下方凌乱地爆开,形成一片并不密集的防空火网。
“敌机!十一点钟方向,高度约五千米,四架……不,六架!是甲式四型战斗机!”机顶炮塔的射手大声报告。
几架日军的甲式四型战斗机从附近的知览机场紧急起飞,如同笨拙的黄蜂,奋力爬升,试图拦截这些庞大的入侵者,它们灵活,但火力贫弱,速度也远逊于“天鸢”。
“护航机组,上前拦截!轰炸机群保持队形,继续前进!”霍夫曼命令道。
从琉球群岛前进基地起飞、在此进行空中加油后汇合的四架德国“金雕”战斗机,如同发现猎物的隼鹰,立刻俯冲下去。
它们凭借远超对手的速度、爬升率和强大的7.92毫米机炮,迅速与日机缠斗在一起。
空战中,一架甲式四型战斗机试图靠近一架“天鸢”,却被“金雕”精准的点射打得凌空爆炸,化为一团火球坠落。
“瞄准主要船坞和港区东侧的储油罐群!打开弹舱!跟随我的投弹指令!”霍夫曼对投弹手迈尔喊道,他的眼睛紧紧贴在诺顿投弹仪的目镜上,双手微调着操纵杆,努力在气流和高射炮的干扰下保持稳定。
“目标已锁定!……投弹!”
随着霍夫曼一声令下,长机腹部的弹舱门缓缓打开,死亡的阴影笼罩而下。紧接着,其余三架“天鸢”也依次投下了它们的毁灭载荷。
一枚枚沉重的炸弹脱离了挂架,带着越来越凄厉的呼啸声,朝着下方的港口和工业区垂直坠落。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轰!!!!!”
第一枚500公斤半穿甲弹准确地命中了大型干船坞的闸门附近,巨大的爆炸不仅摧毁了闸门结构,激起的巨大水浪和冲击波将船坞内正在维修的一艘“地龙”级轻巡洋舰的舰体直接撕裂,地龙的龙骨扭曲,海水疯狂倒灌。
“轰!轰!轰!轰!”
紧接着,集束燃烧弹如同天女散花般在港区的储油罐区、仓库区和部分居民区上空散开,成千上万的小型燃烧剂如同火雨般泼洒而下。
瞬间,巨大的储油罐被引爆,冲天的火球夹杂着浓密的黑烟腾空而起,形成高达数千米的烟柱,即使在数十海里外也清晰可见,仓库区也陷入一片火海,木质建筑在高温下噼啪作响,迅速化为灰烬。
整个鹿儿岛港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砸中,然后又被投入了熔炉。
爆炸声、燃烧的爆裂声、建筑物的倒塌声、人群的哭喊声……交织成一曲毁灭的交响乐。
“投弹完毕!关闭弹舱!全速脱离!转向西南,返航!”霍夫曼大声命令,额头上满是汗水。
四架“天鸢”猛推油门,庞大的机体在引擎的咆哮声中,挣扎着转向,朝着来的方向,也是安全的方向,奋力飞去。
日军的防空炮火在它们身后徒劳地绽放,残余的战斗机也被“金雕”死死缠住。虽然有几架“天鸢”的机身上被高射炮破片留下了些许弹孔,但无一被击落。
它们带着成功的战果和首次战略轰炸日本本土的荣誉,踏上了归途。留给鹿儿岛的,是满目疮痍、久久不散的黑烟,以及深入骨髓的震撼与恐惧。
这是日本本土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来自海外、成建制战略轰炸机的直接攻击,其象征意义和心理冲击,远远超过了实际造成的物质损失。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菲律宾海的一条繁忙航线上。
U-151的潜望镜悄然划破平静的海面,冯·阿尼姆少校的瞳孔微微收缩,视野里,一支规模可观的日本运输船队正缓缓驶来。
两艘万吨级的货轮,由一艘老旧的“楢”级驱逐舰和一艘更小的海防舰护航,航线呆板,似乎并未意识到危险临近。
“好肥美的猎物。”冯·阿尼姆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计算目标数据:航向085,速度10节,一号至四号发射管准备,G7a型蒸汽动力鱼雷,定深五米,扇面射击,间隔三秒。”
艇内气氛瞬间紧绷,鱼雷兵迅速完成装定。
“一号管,发射!”
“二号管,发射!”
“三号管……”
“四号管,发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