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拉福莱特毫不退缩,“洛奇参议员,更大的风险是让我们宝贵的年轻人去填欧洲的战壕!德国人已经单方面暂停了潜艇行动!这就是诚意!而英国人的‘饥饿封锁’,每天都在扼杀德国平民,那同样是战争罪行!为什么您只谴责德国?和平的机会就在眼前!抓住它!而不是被那些渴望战争利润的秃鹫拖入深渊!”
国会山的辩论,只是美国社会巨大裂痕的一个缩影。
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大城市,支持和反对干预的游行队伍屡屡发生对峙。德皇那封被刻意泄露给部分亲德媒体的信件内容,在德裔社区(尤其是中西部)被广泛传播和赞誉,点燃了他们对“祖国”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而亲英派媒体则大肆渲染德国的“伪善”和潜艇的恐怖,试图激发民众的参战热情。
双方在报纸专栏、街头演讲、教会布道中激烈交锋,民意如同被飓风搅动的海洋,激烈地分化着。
华盛顿特区,一栋不起眼的砖石建筑(德国秘密情报站)。
窗帘紧闭,室内弥漫着雪茄烟雾。德国驻美前大使(已被召回,但留下部分情报网络)的心腹,代号“教授”的情报官,正对着几名精心挑选、深谙美国舆论操作的“联络人”下达指令。
桌上散落着大量亲德倾向报纸的样稿和煽动性传单草稿。
“…重点突出两点!” “教授”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第一,德皇陛下的和平诚意!‘阿尔卑斯山巅之雪’这个意象要反复用!配上阿尔卑斯山纯净雪峰的图片!第二,猛烈抨击英国的虚伪和贪婪!把爱尔兰独立运动领袖罗杰·凯斯门特在德国支持下即将回国领导起义的消息放出去!把英军镇压爱尔兰复活节起义(历史提前1915年)的‘暴行’!把英国在印度、埃及的殖民压迫!把伦敦金融城对世界财富的贪婪吮吸!全都揭露出来!”
他眼中闪烁着冷光:
“让美国人民看清楚!这场战争,本质上是德意志领导的中欧新兴力量,对抗腐朽贪婪的英法殖民帝国的正义之战!让那些爱尔兰裔、德裔、还有所有厌恶殖民压迫的美国人,发出他们的声音!给威尔逊施加压力!给国会那些反战议员提供弹药!”
白宫,深夜。
威尔逊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沉静的华盛顿纪念碑。
拉福莱特在国会的咆哮,洛奇尖锐的指责,兰辛的警告,麦卡杜的焦虑,还有报摊上那些立场迥异的头条…所有的声音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
民意调查(虽然原始)显示,支持和反对介入战争的力量几乎旗鼓相当,但在德皇这封“和平信”发出后,反战的声音确实在显着上升。
他拿起笔,又放下。他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即将提交给国会的关于美德关系现状的国情咨文草稿。
最初的版本充满了对德国潜艇政策的谴责和对协约国事业的支持,语气强硬。但现在…
“阿尔卑斯山巅的雪…” 威尔逊喃喃自语,这封信确实击中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学者出身的总统,他渴望和平,渴望成为那个结束战争、缔造新秩序的仲裁者。
如果…如果德国人真有诚意呢?如果这真是一个结束这场人间惨剧的机会呢?协约国,尤其是英国那傲慢的拒绝姿态,让他感到愤怒和失望。
他们似乎并不在乎美国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领土和赔偿。
他回想起英国驻美大使塞西尔·斯普林·赖斯爵士那副理所当然要求美国无条件支持的模样,眉头皱得更紧。
美国,不应该成为任何欧洲强权的附庸!
最终,他拿起笔,在草稿上重重划掉了几段措辞最激烈的谴责,笔锋变得相对克制和审慎:
…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的最新提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态发展。美利坚合众国始终是和平的坚定信徒… …我们注意到德国政府单方面暂停了部分海域的潜艇行动,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还远远不够。
公海航行自由与中立国权利的神圣原则,必须得到所有国家的尊重… …我们敦促所有交战国,认真审视当前局势,以最大的诚意回应任何可能导向和平谈判的倡议…美利坚合众国愿意,并随时准备,以公正无私的态度,为结束这场人类浩劫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份修改后的咨文,虽然仍对德国潜艇政策提出批评,但语气已大为缓和,重点转向了呼吁和平谈判和美国的中立调解角色,并将德国暂停潜艇行动称为“积极信号”。
这无疑是对国内汹涌反战浪潮和德皇和平倡议的巨大让步!鸽派占据了暂时的上风!
当这份咨文的内容摘要被送到柏林皇宫时,林晓(威廉二世)正在阿德勒斯霍夫试验场,亲自查看第一辆完成改进的“野狼”原型车,汉斯少尉(伤势稍愈)将电报递上。
林晓看着电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握的拳头却缓缓松开,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抬头,望向东方阴沉的天空。第一步,成了。威尔逊的犹豫和鸽派的声势,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陛下,‘野狼’准备好了。” 古德里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林晓收回目光,投向场中那辆线条流畅、覆盖着炮塔、履带明显加宽、散发着金属寒光的新型坦克。
它静静地趴伏着,如同蛰伏的猛兽,等待着在东线广袤的土地上亮出獠牙。
“很好。” 林晓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把‘野狼’的秘密测试基地,设在明斯克以东。”
“告诉兴登堡,东线的‘雷霆’,该进入新的乐章了,目标——斯摩棱斯克!让‘野狼’的咆哮,成为压垮俄国这头病熊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尔卑斯山巅的雪暂时冷却了美国的战争狂热,但东欧平原上,钢铁与烈焰的风暴正在重新酝酿。
和平的窗口短暂开启,但战争的巨轮,依然在历史的轨道上轰然前行。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帝国再临:我的1915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