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古德里安和工程师们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巨大的压力。一个月,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鲁登道夫!” 林晓看向军需总监。
“立刻协调!将现有生产线上所有能挤出的资源——特种钢材、引擎、精密齿轮——优先供应‘野狼’项目!A7V的生产可以适度放缓!同时,命令东线兴登堡元帅:”
· 持续施加压力! 利用机动优势,分割包围溃退的俄军!目标不是占领土地,而是歼灭有生力量!
· 配合‘伏特加’(列宁)行动! 加大在俄军后方制造混乱的力度!煽动士兵哗变,破坏铁路运输!
· 为‘野狼’试验场扫清障碍! 在东线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后方区域,建立秘密测试基地!一旦原型车就绪,立刻投入实战检验!”
“遵命!陛下!” 鲁登道夫眼中也燃起新的火焰。
西线受阻,东线突破同样能重创协约国!装甲新锐在东线广阔的舞台上初试锋芒,或许能更快积累经验,反哺西线。
林晓最后看了一眼还在泥坑里挣扎的“野狼”原型车,仿佛看到了帝国在泥泞中挣扎前行的缩影。
他转身,在冷雨中大步离开试验场,留下身后一群为了帝国未来獠牙而疯狂工作的身影,时间,是比任何敌人都更冷酷的对手。
1915年10月15日,东线,明斯克外围。
秋风卷起东欧平原的尘土,带着一丝萧瑟,曾经繁华的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此刻已是满目疮痍。
持续不断的炮火将城郊的森林和村庄化为焦土,残垣断壁间弥漫着硝烟和尸体腐烂的恶臭。
德第10集团军前锋,第1预备役军下属的第1燧发枪兵团阵地。
年轻的连长埃尔温·隆美尔上尉(因凡尔登战功晋升)正伏在一处被炸塌了半边的农舍废墟后,举着蔡司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俄军的防御阵地。
他的连队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村落争夺战,士兵们疲惫不堪,但眼神依旧锐利。
“上尉,俄国佬在铁路路基后面构筑了新的机枪巢,还有几门小炮。” 副连长低声报告。
隆美尔放下望远镜,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冰蓝色的眼睛闪烁着猎食者般的光芒。
他刚刚收到师部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天黑前突破俄军在明斯克西郊依托铁路线和一片小树林构筑的最后一道屏障,为后续装甲部队(主要是缴获的俄军装甲车和少量A7V)打开通往城区的通道!
“正面强攻代价太大。” 隆美尔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
“俄国人把主力都堆在铁路线正面了,他们的左翼,那片沼泽地边缘,看似薄弱,但泥泞难行…等等!”
他望远镜的镜头捕捉到沼泽地边缘一条几乎被野草覆盖的、若隐若现的小路痕迹。“地图!” 他低喝一声。
参谋迅速摊开地图,隆美尔的手指顺着那条几乎被忽略的、标注为“季节性牧道”的细线滑动,它诡异地绕过了俄军正面的坚固阵地,直接插向其防御纵深的侧后!
“就是这里!” 隆美尔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命令!”
· 一排、二排! 由我亲自带领,携带所有轻机枪和迫击炮,沿这条牧道迂回!目标——俄军阵地侧后方那片废弃的磨坊!
· 三排! 由副连长指挥,留在正面!组织火力佯攻!吸引俄军注意!动静越大越好!
· 火力支援! 请求营属炮兵连,对铁路线正面俄军阵地进行五分钟急促射!掩护我们行动!
命令迅速下达,隆美尔如同敏捷的豹子,第一个跃出掩体,弓着腰,沿着泥泞的牧道边缘快速前进。
他身后,两个排的精锐士兵无声地跟上,动作迅捷而专业。
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起伏和稀疏的灌木丛掩护,如同幽灵般渗入了俄军防御的盲区。
正面阵地上,德军的佯攻开始了!MG08机枪疯狂扫射,迫击炮弹零星落下,步兵们发出震天的喊杀声!俄军果然被吸引,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正面,火力点疯狂开火,指挥部也调集预备队增援。
就在此时!隆美尔率领的迂回分队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俄军防线侧后方的废弃磨坊制高点!
“开火!”
隆美尔一声令下! 哒哒哒哒——! 数挺MG08机枪从侧后方居高临下,对着俄军暴露的背部阵地疯狂扫射!迫击炮弹精准地砸向俄军的指挥所和炮兵阵地!瞬间,俄军后方陷入一片火海和混乱!
“敌袭!侧面!后面!” 俄军惊恐的喊叫声此起彼伏! 正面佯攻的德军三排士兵看到信号,立刻转为真正的强攻!
在俄军腹背受敌、指挥瘫痪的混乱中,德军士兵如同猛虎下山,迅速突破了铁路线防御!残余俄军仓惶向明斯克城区溃退!
“不要停!追击!目标——明斯克火车站!” 隆美尔浑身沾满泥浆,脸上却毫无倦意,眼神锐利如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