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伦敦,阿斯奎斯首相和基钦纳勋爵欣喜若狂!丘吉尔更是得意地宣称:“不列颠的钢铁巨兽,将碾碎德意志的野心!”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马克I型坦克自身的弱点很快暴露无遗。
在突破德军前沿防线后,它们陷入了德军纵深防御的泥潭。
狭窄的战场限制了其机动空间,泥泞的路况让本就笨拙的坦克行动更加迟缓,故障率急剧攀升——引擎过热熄火、履带脱落、传动系统故障……许多坦克在突破后不久就变成了瘫痪在战场上的钢铁棺材。
缺乏步兵有效配合(步兵跟不上坦克速度,且在清理复杂工事时损失惨重)和后续预备队不足,使得英军的突破势头迅速减弱。
德军也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开始组织起有效的反坦克战术:用野战炮抵近射击侧后薄弱装甲、在坦克必经之路埋设地雷、用炸药包和燃烧瓶进行自杀式攻击……康布雷的突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消耗巨大的拉锯战,未能达成迫使德军从凡尔登大规模分兵的战略目标。
但“坦克”这种新式武器恐怖的突破能力,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前线士兵和后方将领的心中。
就在康布雷的钢铁巨兽震撼西线的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一场酝酿已久的外交风暴终于降临。
1915年8月10日,下午。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面色严峻地召见了德意志帝国驻美大使约翰·冯·伯恩斯托夫伯爵。
会面的地点在白宫西翼一间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窗外,华盛顿的天空阴沉得如同铅块。
“伯恩斯托夫大使阁下,” 兰辛国务卿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声音冰冷而带着公事公办的强硬。
“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就近期北大西洋发生的、涉及贵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一系列严重事件,向德意志帝国政府提出最严正的抗议和最强烈的谴责!”
他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到伯恩斯托夫面前。文件首页,赫然是英国万吨级货轮“克莱德勋爵号”被击沉的高清照片,照片旁边附着详细的调查报告:
德国潜艇U-35如何“严格遵守”水面拦截、临检程序,如何“确认”船上载有军用物资(特种钢材、硝化棉),如何“确保”船员登上救生艇后,才将其击沉。
报告着重强调,尽管德国人“披着合法程序的外衣”,但其行为本质上依然是对公海航行自由和商业贸易的粗暴践踏!
报告还附带了另外几起类似事件的调查,以及美国商船“海鹰号”在爱尔兰海域附近遭德国潜艇“误击”威胁(潜艇浮出水面鸣炮警告驱离)的详细记录。
“贵国所谓的‘海鹰之喙’行动,” 兰辛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
“是对国际法和人类良知的公然嘲弄!用冰冷的程序和伪善的规则,包裹着赤裸裸的海上谋杀!这种行为,与贵国潜艇部队之前无差别的恐怖袭击并无本质区别!它严重威胁了所有中立国船只的安全,包括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鹰隼般逼视着脸色难看的伯恩斯托夫: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贵国皇帝陛下威廉二世,在明知潜艇行动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非但没有约束其海军,反而变本加厉,推行这种所谓‘精准’的绞杀策略!这是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先生呼吁和平与秩序的严重蔑视!”
伯恩斯托夫试图辩解:
“国务卿先生,请允许我解释,德意志帝国的行动完全符合战争法,旨在切断英国非法战争物资运输……”
“战争法?”兰辛毫不客气地打断他,语气充满讥讽。
“当贵国潜艇的鱼雷击沉一艘艘商船,无论其是否‘合法’,其造成的船员生命损失和对国际贸易的毁灭性打击都是客观事实!贵国皇帝陛下的‘精准’,不过是让屠杀披上了更体面的外衣!这无法掩盖其野蛮的本质!”
他猛地站起身,将另一份文件重重拍在桌上,这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亲笔签署的、措辞极其严厉的最后通牒: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致德意志帝国政府最后通牒 鉴于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部队持续在北大西洋海域对包括中立国商船在内的船只实施严重威胁航行自由和商业安全之行动,尤其以所谓“海鹰之喙”规则为掩护,实则行海上劫掠与屠杀之实,并直接威胁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利益。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兹严正要求:
1. 德意志帝国必须立即、无条件、全面停止所有针对商船(无论其国籍及所载货物性质)的潜艇攻击、拦截及临检行为!
2. 德意志帝国必须对其潜艇部队已对美国公民及财产造成的损失进行充分、有效、及时的赔偿!
3. 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陛下必须公开承诺,未来任何海上军事行动,均严格保障中立国船只及船员之绝对安全,并尊重公海航行自由之神圣原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