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扫过码头上送行的人群,最终定格在一位身着海军元帅礼服、面容严肃的老者身上——帝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鲍尔海军上将。
“U-35,准备就绪!请求离港!” 佩里埃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传出,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鲍尔上将微微颔首,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没有激昂的演说,只有无声的信任与沉重的嘱托,码头上,所有海军官兵肃立敬礼。
呜——!
低沉而威严的汽笛声划破威廉港的寂静。
U-35的柴油机发出沉稳有力的轰鸣,螺旋桨搅动着浑浊的海水,推动着这艘代表着帝国海军最新科技与野心的钢铁巨鲨,缓缓驶离码头,向着北海深处,向着那条被英国皇家海军视为禁脔的、连接新世界与旧世界的黄金航线——北大西洋商路——悄无声息地潜行而去。
佩里埃少校站在指挥塔上,感受着脚下钢铁巨兽传来的有力脉动。
他手中紧握着一份由皇帝陛下亲自批准、海军部下达的绝密作战命令。命令的核心极其清晰,也极其冷酷:
目标区域:北大西洋,爱尔兰西南海域。
目标类型:*仅限于悬挂英国旗帜、且经可靠情报确认正驶向英国港口运送军用物资(武器、弹药、战略原料)的商船。
作战规则:
1. 必须 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水面拦截。
2. 必须 严格按照国际法规定,在确认目标身份及货物性质后,勒令其停船接受临检。
>3. 若确认目标违反禁令运输军火,需确保船员全部安全离船(提供充足时间登上救生艇)后,方可予以击沉。
4. 严禁攻击任何中立国船只(尤其是美国)!严禁攻击任何客轮!严禁进行无警告鱼雷攻击!
5. 行动代号:“海鹰之喙” 目的:以最小政治风险,最大化打击英国战争物资运输,迫使其屈服。
这份命令,字里行间充满了皇帝陛下那特有的、近乎苛刻的“精准外科手术”风格。它彻底抛弃了提尔皮茨时代鼓吹的、激进的“无限制潜艇战”。
将潜艇从恐怖的海上屠夫,重新定位为严格遵循规则的“海上破交猎手”。
佩里埃明白其中的深意——既要掐住英国的喉咙,又要小心翼翼地避开唤醒美国那头巨兽的雷区,这无疑是对潜艇指挥官判断力、耐心和纪律的极限考验。
U-35如同幽灵般融入北海的波涛。佩里埃下令下潜,依靠潜航电机,以极低噪音向目标海域潜航。
艇内,气氛肃穆而专注。声呐员戴着耳机,捕捉着每一丝可疑的水下回波。了望员通过潜望镜,警惕地扫视着海天线。
佩里埃本人则站在海图桌前,仔细研究着航线和水文资料,大脑飞速计算着拦截航线、洋流影响和可能的皇家海军护航舰巡逻路线。
这是一场需要智慧、勇气和极度耐心的狩猎,猎物是英国人的物资命脉,而猎人自己,也时刻处于被更强大猎手(英国驱逐舰)围剿的危险之中。
就在U-35悄然驶向猎场的同时,柏林皇宫的最高统帅部作战室内,气氛却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巨大的西线沙盘占据了房间中心,上面密密麻麻地插满了代表敌我态势的红蓝小旗。
法金汉上将、新任西线集团军群司令(由皇帝提议擢升)的鲁登道夫将军,以及一众高级参谋围在沙盘旁,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争论的焦点,是皇帝陛下刚刚抛出的、一个代号“瓦尔基里之跃”的作战构想草图。构想的核心极其大胆:
摒弃以往沿着绵长战线“啃骨头”的消耗战模式,集中德军全部战略预备队(包括刚从东线调回休整的精锐师)和所有能动用的新式武器(少量试验性质的A7V/A坦克、火焰喷射器、迫击炮),在凡尔登要塞区以北一个名为“杜奥蒙”的突出部,实施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短促的“外科手术式”突击!
目标不是占领领土,而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在极短时间内(不超过72小时),彻底摧毁部署在该区域的法国第2集团军核心主力(尤其是其重炮群和有生力量),撕开法军防线一个巨大的、无法快速弥补的伤口,从而震撼整个西线,迫使法国人坐到谈判桌前!
“陛下!这太冒险了!” 法金汉上将指着沙盘上那个狭小的突击区域,眉头紧锁。
“凡尔登是法国人的心脏!杜奥蒙更是心脏上的尖刺!他们在这里经营了整整一年!堡垒密布,堑壕纵横,火力配系极其完善!我们集中兵力突击,等于自己钻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绞肉机!”
“而且,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和集结,根本不可能瞒过法国人的眼睛!他们必然重兵布防!”
“法金汉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 鲁登道夫的声音冷静而富有穿透力,他支持改革,但同样注重可行性。
“ ‘瓦尔基里之跃’需要绝对的突然性和压倒性的火力强度。我们目前能投入的新式武器数量太少,坦克(A7V/A)的可靠性未经实战检验,火焰喷射器射程有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