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情报部门截获并破译了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上将发给沙皇的密电,声称“德军攻势已疲,奥匈军不堪一击,正是我军集结预备力量,实施决定性反包围的绝佳时机!”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电报上批复了简短而狂热的命令:“为了神圣的俄罗斯!粉碎德国佬!”
局势瞬间急转直下!马肯森看着地图上那支如同锋利匕首般插入俄军腹地、但两翼却因奥匈军的崩溃而完全暴露的德军突击集群,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皇帝陛下“神启”带来的胜利曙光,正被盟友的愚蠢和无能以及俄军疯狂的反扑阴影所笼罩!
一旦被俄军预备队从侧翼包抄合围,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东线战局可能逆转,皇帝陛下刚刚建立的、如日中天的威望,也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立刻给柏林发报!最高密级!呈皇帝陛下亲阅!” 马肯森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东线急报:奥匈军第16军擅自后撤,防线出现致命缺口!俄军预备队正大规模集结,意图合围我突击集群!局势危急!请求陛下……圣裁!”
几乎就在马肯森的求救电报通过加密电波飞向柏林的同时,在柏林西南郊,克虏伯公司秘密设立的一处戒备森严的武器试验场内,气氛同样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天空阴沉,飘着冰冷的细雨。试验场中央一片特意模拟战场环境的泥泞洼地里,一个巨大的、丑陋的钢铁怪物正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挣扎着向前蠕动。
这就是弗里茨·克虏伯向皇帝陛下夸下海口、承诺打造的帝国利刃——“战车”A7V试验原型车。
它庞大的菱形车体由粗糙的铆接钢板构成,涂着丑陋的灰色哑光漆。两侧宽大的履带深深地陷入泥浆之中。
车体前部中央,安装着一个低矮的、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这是皇帝陛下亲自修改设计的关键点。
炮塔上安装着一门57毫米短管炮,两侧车体还开有数个机枪射击孔。驱动这个近30吨庞然大物的,是一台被压榨到极限的、由戴姆勒和迈巴赫工程师联合攻关才勉强提供的160马力汽油机。
此刻正发出声嘶力竭、仿佛随时会爆缸的恐怖轰鸣,排气管喷出浓浓的黑烟。
林晓(威廉)亲自来到了试验场。他没有穿华丽的军礼服,只套了一件防风的军用大衣,戴着便帽。
在克虏伯、几名核心工程师以及副官汉斯的陪同下,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举着望远镜,脸色阴沉地看着场中的“铁棺材”进行最后的越障测试。
“前进!前进!” 试验车车长兼驾驶员(一位经验丰富的克虏伯试车员)的吼声透过钢板隐约传来。
A7V在泥浆中挣扎着,履带疯狂地转动,卷起大片的泥水,车体剧烈地摇晃、颠簸,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和扭曲声。它试图爬上试验场设置的一道模拟战壕边缘的土坡。
嘎吱——!轰!
履带在湿滑的坡面上徒劳地空转,打滑!沉重的车头猛地向下一栽!整个车身在泥浆里剧烈地左右摇摆了几下,发动机发出濒死的哀嚎,排气管喷出一股更浓的黑烟,然后……彻底熄火了。
巨大的钢铁身躯如同搁浅的鲸鱼,歪斜地陷在泥坑里,一动不动。只有履带缝隙里渗出的泥水,证明它刚刚徒劳的努力。
试验场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冷雨落在钢板上发出的单调声响,克虏伯的脸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布满了冷汗。
他身边的工程师们更是面如死灰,羞愧地低下了头,精心准备的演示,在最关键的时刻,以最耻辱的方式失败了!
“这就是……帝国未来的脊梁?撕碎堑壕地狱的钥匙?” 林晓(威廉)放下望远镜,声音平静得可怕,目光如同冰锥般刺向身边的弗里茨·克虏伯。
“克虏伯先生,你承诺的无敌利刃,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陷在泥坑里等死的铁乌龟。”
克虏伯的嘴唇哆嗦着,试图辩解:“陛下……雨天……泥泞……发动机马力还是不足……我们……”
“马力不足?泥泞?” 林晓(威廉)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指着陷在泥坑里的A7V,语气冰冷而急促。
“东线的战场,比这里泥泞十倍!俄国的冬天,能把钢铁都冻裂!难道到时候,让我们的士兵推着这堆废铁上前线吗?还是指望敌人只在晴天、只走柏油马路来进攻?!” 他的话像鞭子一样抽打在克虏伯和工程师们的心上。
他大步走下土坡,汉斯赶紧撑伞跟上。林晓(威廉)不顾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那辆瘫痪的A7V旁边。
冰冷的雨水打在他的脸上。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那冰冷、沾满泥浆的粗糙钢板,发出沉闷的响声。
车内的试车员和乘员组垂头丧气地爬了出来,浑身沾满油污和泥水,不敢抬头看皇帝。
“设计有问题!” 林晓(威廉)的声音在雨幕中显得异常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绕着瘫痪的战车走了一圈,指着那深陷入泥中的履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