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正好看到灯光设计部分有些灵感,过来这边安静,顺便查点资料。”林晚自然地解释,手指轻轻点着策划稿上关于“光影象征”的批注,“觉得可以借鉴一些皮兰德娄戏剧里‘戏中戏’的概念,让舞台叙事更有层次感。”
她在主动展示自己的“专业”和“投入”,同时,也在用“戏中戏”这个词汇,微妙地回应着上次那场“镜像投影”的隐喻。这是一次隐晦的交锋。
江辰的视线在那行批注上停留了几秒,然后抬眼看她,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欣赏,但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很好的思路。”他颔首,“艺术节的压轴节目,确实需要一些深度。”
侍者送来了冰水。江辰修长的手指握住冰冷的玻璃杯壁,却没有喝。他靠在椅背上,姿态看似放松,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始终没有离开林晚。
“今天找你,除了想听听你对几个节目衔接细节的具体想法,”他切入正题,语气依旧平和,“主要是想聊聊,你对我们学生会目前运作模式的看法。”
他没有立刻提及任何敏感话题,而是选择了一个看似非常官方且安全的切入点。
林晚心弦紧绷,面上却不动声色:“学长是想听真话,还是客套话?”
“当然是真话。”
“那我直言了。”林晚组织了一下语言,将之前与苏晴分析过的,关于学生会效率、部门壁垒以及资源分配不透明等问题,用清晰、有条理,但稍加修饰(避免显得过于尖锐或早有预谋)的方式阐述出来。她甚至引用了几个具体但无关痛痒的例子来佐证。
在整个过程中,江辰听得很专注,偶尔会插问一两个关键问题,都精准地切中要害。他的思维敏捷度和对组织运作的理解深度,让林晚暗自心惊。这更像是一场高水平的工作面试,或者说,是两位顶尖谋士在推演沙盘。
谈话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进行着。窗外,天色愈发阴沉,终于,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敲打在玻璃窗上,很快就连成了雨幕,将庭院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
转:雨幕下的质询
话题,在雨声的掩护下,开始悄然转向。
“你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远超常人。”江辰忽然话锋一转,目光如同手术刀,试图剖开她礼貌的外壳,“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对……‘真相’和‘逻辑’,如此执着?”
来了。真正的试探开始了。
林晚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杯中的液体泛起细微的涟漪。她抬起眼,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躲闪。
“可能……和我喜欢看推理小说有关?”她巧妙地借用了上次他透露的“爱好”,将问题轻巧地挡了回去,甚至带着一丝反将一军的意味,“享受追逐线索,拼凑碎片,最终揭示答案的过程。学长不也是如此吗?”
江辰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不是笑容,更像是对她机敏回应的一种认可。
“推理小说里的主角,往往都有强烈的动机。”他不紧不慢地,将话题又推进了一步,声音在雨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晰而具有压迫感,“或是为了正义,或是为了复仇,或是为了解开某个困扰自身的心结。”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打在林晚的心上。她感觉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稀薄起来。
“那么林晚,”他身体微微前倾,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那双深邃的眼眸牢牢锁住她,仿佛要看清她灵魂最深处的秘密,“你如此执着地参与到这些事情里,甚至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观察、分析、策划……你的‘动机’,是什么?”
雨声哗啦,室内却静得可怕。
林晚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她放在桌下的手悄然握紧,指甲陷入掌心。她不能在此刻崩溃,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她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再抬起时,眼中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被冒犯的黯然和倔强。
“学长是在怀疑我加入学生会的初衷吗?”她的声音略微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我以为,我的努力和提出的建议,至少证明了我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和责任心。如果学长觉得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别有用心,可以直接指出。”
她选择了以退为进。将他的“动机”质问,巧妙地转化为对她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质疑,并适时地展现出适当的情绪反应。这是一个被误解的、努力成员应有的反应。
江辰看着她,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在她脸上逡巡,像是在评估她这番表演的真实性。雨声充斥在两人之间沉默的缝隙里。
许久,他才缓缓靠回椅背,端起那杯一直没动的冰水,喝了一口。
“你做得很好。”他最终说道,语气听不出喜怒,“是我冒昧了。”
危机似乎暂时解除。但林晚知道,他并没有相信,他只是将疑问暂时按下。他像最有耐心的猎人,知道逼得太紧,兔子也会咬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