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赵凤年的反击来了!一把刺向石磊的毒刃!
江城市公安局,局长办公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刚刚被一场舆论狂欢洗礼过的城市。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甚至连空气似乎都比往日清新了几分。街头巷尾,报刊亭前,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久违的、因正义得以伸张而带来的振奋。
赵凤年就站在这片明媚的阳光里,但他的身影,却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在外,没有沾染到一丝一毫的暖意。
他的办公室很大,大得有些空旷。一尘不染的红木办公桌上,只摆着一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和一部黑色的普通电话。墙上挂着一幅裱起来的书法,只有一个字——“法”。笔力遒劲,铁画银钩,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背着手,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那张常年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展现着亲和力与正义感的脸,此刻像一张精雕细琢的面具,看不出喜怒。
桌上的黑色电话响了,铃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没有立刻转身,等铃声响了七八下,才慢条斯理地走过去,拿起听筒。
“说。”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
电话那头,是他安插在纪委的眼线,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惊慌和恐惧:“赵…赵局,出事了!那个林渊……他……他让人去查曹烁的学校了!”
曹烁,曹坤的独子。
眼线在电话里结结巴巴地汇报着,说石磊带人去了那所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虽然只是以“了解情况”为名,但打听得非常详细,从曹烁的班主任、课程表,到接送司机的车牌号,几乎是掘地三尺。
赵凤年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
他甚至能想象得到,此刻的曹坤,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房间里,当他从纪委办案人员“不经意”的闲聊中,听到自己儿子学校的名字时,会是怎样一种表情。
那根名为“希望”的弦,已经被林渊找到了,并且,正在被一根一根地拨动,发出令人心悸的颤音。
“知道了。”
赵凤年淡淡地说了三个字,便挂断了电话。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惊慌。他只是重新走到窗前,目光穿过下方的车流,落在远处那栋并不起眼的市纪委大楼上。
他的眼神,像是在极北冰原上搜寻猎物的孤狼,冷静,专注,且致命。
林渊……
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
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中更难缠。他不仅有鱼死网破的狠劲,更有洞悉人心的毒辣。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奔要害。他没有选择直接去撬曹坤的嘴,而是选择了去瓦解曹坤的心。
这一招,很高明。
赵凤年很清楚,曹坤是他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牌,也是最危险的一张。曹坤知道的事情太多,一旦他彻底崩溃,那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堡垒,将瞬间崩塌。
所以,必须反击。
而且,必须快。
直接攻击林渊?赵凤年第一时间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现在的林渊,因为邓毅的案子,在江城声望正隆,是市民眼中的“青天”,是钱振华书记手中的利剑。他年轻,没有背景,也没有家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任何针对他本人的攻击,都可能引火烧身,甚至会激起钱振华更强烈的反弹。
那该打谁?
赵凤年的目光,在脑海中的那张关系网上一一扫过,最后,定格在了一个名字上。
石磊。
林渊的刀,林渊的狗,林渊最信任也最得力的干将。
林渊是帅,高高在上,有无数光环护体。但石磊是车,是马,是炮,是冲在第一线的兵卒。斩断了林渊的左膀右臂,他这个光杆司令,还能掀起多大的浪?
而且,石磊不像林渊那么“干净”。
他当了半辈子刑警,办过无数的案子。只要是办案,就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程序完美。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弱点,会得罪人,会留下可以被利用的瑕疵。
赵凤年缓缓转身,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了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
他没有查号,而是凭着记忆,拨出了一串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
“老哥,是我,凤年。”赵凤年的声音,瞬间变得温和、谦逊,带着恰到好处的熟稔与尊敬。
电话那头,是省公安厅的一位副厅长,曾经是他的老领导。
两人寒暄了几句,从身体状况聊到子女工作,气氛融洽得像是多年未见的家人。
“老哥,其实今天打这个电话,是有一件小事,想请您帮着斧正斧正。”赵凤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而诚恳。
“凤年啊,你我之间,还用这么客气?”
“是这样,”赵凤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档案复印件,一边翻看一边说道,“我们市局最近在搞纪律作风整顿,复查一些陈年旧案,看看有没有程序上的瑕疵。正好,看到了一桩五年前的故意伤害案,案卷号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