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和祖母刚到家,宫里的圣旨也到了。
开中门,摆香案,林家所有人换好礼服跪着听宫中内侍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储教乃国本所系,元良实宗祧之重。皇长孙承祧衍庆,天资颖悟,睿质夙成。值此进学明理之期,当择良才俊彦,朝夕伴读,切磋琢磨,以养德性、广见闻、砺学问。今长平侯五子品学兼优,言行可范,门风淳厚,忠诚可恃。特诏为皇长孙伴读,此乃翊赞元良之重任,当勤勉侍读,导引向善,与皇长孙同德同心,共励于学。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领旨谢恩。”
打发走了宫中来人,一大家子人面面相觑。
没心情管其他人的眉眼官司,打发走各房的,韦夫人心焦又忧虑,语气里带了埋怨:“母亲,元寿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能去宫里做伴读呢?”
大长公主也有些懵:“你难不成以为这是我求来的旨意?”
韦夫人不吭声,显然是默认。
林楠的父亲,现在的长平侯也有些不满:“母亲,我知道您偏爱小五,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大长公主被接连指责有些生气:“你们觉得我是不是老糊涂了?我疯了吗?求这样一道旨意。”
长平侯:“那无缘无故的陛下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大长公主当机立断:“递牌子进宫,我倒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宫中很快给了回复,明日带林楠一起进宫。
林楠依偎在大长公主身边,有些怯:“祖母。”
大长公主摸了摸他的头,安抚道:“没事,陛下喜欢你呢。”
顺利的进了宫,太子说是带林楠去东宫见见皇长孙:“我膝下唯有两子,他们兄弟合该亲近一些。”
这话一听就是糊弄鬼呢!
林楠上面嫡出的哥哥还有三个,怎么不见太子亲近?
大长公主知道这是有话要支开林楠,只哄着林楠道:“跟殿下去玩吧。”
闲杂人等退下后,大长公主按耐不住先开口道:“皇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神谕’关系的不仅有太子还有国运,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黑衣卫全力运转下,所有的一切都呈现在了太子和皇帝面前。
目前可知的就是这种‘神谕’好像只有他们父子听见了。
不排除有些人特别能忍,黑衣卫的监视也不会停,但还是让皇帝松了一口气。
冷静下来发现,这何尝不是上天眷顾。
皇帝已经七十多了,倾注了几乎所有心血培养的太子要是嘎嘣没了,皇帝觉得自己也得跟着去了。
既然已经提前知道了,那就早做准备。
现在皇帝在东宫派了三个太医常驻,早中晚给太子诊脉,倒也真发现太子这些年跟着操劳,身体有些亏空。
皇帝发了大脾气,之前给太子诊脉的太医是干什么吃的!
为了救下无辜的太医,太子只好承认了自己怕苦,有时候会把汤药偷偷倒掉的事儿。
气的皇帝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拎着鸡毛掸子追着他打。
太子:谁懂啊?三十多了被自己亲爹追的满院子打,孤不要面子的吗?
太子的事既然有可能是真的,那国运的事也八九不离十。
太子的身体还可以找太医不错眼的盯着,国运要怎么办呢?
父子两个完全没有头绪。
罪魁祸首更是连个目标都没有。他们父子这些年对外征战,肃清朝堂,收拾先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宰的人多了,谁知道哪个是有真本事的,直接动了国运。
一方面宣召龙虎山等道家圣地的人进京,一方面把林楠放在眼皮子底下。
这就是他们父子能做的极限了。
下旨前,皇帝跟太子确认:“你确定是这个孩子?庭轩今年都十七了,这孩子是不是小了点?我听你姑母话里的意思是个顽劣的。”
太子不负责任道:“试试呗。当初这孩子在我面前神色有异,之后才有了这‘神谕’。”笑得很是无良:“庭轩那孩子小小年纪就爱板着个脸,就该让他带个皮猴子,闹闹他。”
这其中种种,皇帝都不能说,只好找了个看的过去的理由:“皇姐不必担忧,我昨天见了元寿这孩子实在喜欢。回来之后一直可惜不是我的孙儿,这才想了个理由让他能时时进宫。”
大长公主一个字都不信,她可没忘记皇帝昨天突然发飙:“元寿这孩子生下来体弱多病,索性家里也不指望他有多大出息,课业上很是稀松,怕是做不好皇长孙的伴读。”
大家子弟三岁开蒙,能有多稀松,皇帝不是很在意:“朕记得十二岁了吧,四书五经学到哪里了?”
大长公主突然很是羞赧:“三百千大概是熟读了的。”
皇帝震惊的看着大长公主:“……”
你平时夸你孙子的话都是怎么说出口的?
大长公主被看的坐立难安:“他母亲平日里对他很是娇惯。但这孩子心性单纯率真,赤子之心,最是孝顺。”
皇帝已经不想听她这偏心没边的长姐瞎吹了,现在就是头疼。
这样的孩子是不能放在长孙身边了,给他孙子带坏了怎么办?
再说了这么个一听就被惯坏的小东西,别看现在乖乖巧巧的,他敢保证时间长了,嚣张跋扈的性子肯定藏不住。
到时候两个孩子打起来,东宫的地盘上,自己的孙子年纪又大,肯定吃不了亏,可这要是把人打个好歹,他可不想听他长姐哭着让他做主。
到时候为难的还是他。
皇帝打发人:“去叫太子把元寿带过来。”
都怪太子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让太子头疼去吧,朕不管了。
喜欢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