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庄峤萧干跟董川和两位掌鞭重新回到了议事厅密谈,李秋则带着萧乙他们,跟西州商会的掌柜一起,开始了细致的整理核对工作。
“不瞒两位,西周商会扎根西州和北靖州多年,实力是有的,只是这次两位交易额度太大,董某都觉得有些惶恐。”董川虽然满面通红,说话却是小心,“方才所言不虚,不知二位主官可有合适的折中之法?”
庄峤应道,“董会主,民卫军也是扎根平州,主体作用我也不给你介绍,你也知道这个群体有多穷,我和萧将主还得让几万人吃个饱饭,需要的物资也是海量的,所以,我们有个想法,以后跟西州商会在内,愿意与更多的商业组织合作,慢慢组建一个商业联盟出来,方便各地各种物资调配销售,不知董会主意下如何?”
这是干啥?本以为今天是一锤子买卖,干嘛要扯到啥商会联盟上去?再说,你们民卫军这次确实发了财,但真想从此涉足商业,估计还是有些天真吧?
这话只能从心里想,董川嘴上却回答道,“两位主官,我们西州商会一直都是进行游商交易,参军所说的坐商,基本都是被权贵家族所行,我等即便想做,也得有个背景由头,对吧?”
董川这是变相拒绝,同时也把难题抛出来了,你要是能搞定背景,搞得来垄断行商,傻子才不跟你们合作。
庄峤调查过,其实西州商会的巨额利润,都是走南闯北冒着各种威胁,从西域地转运货物而已。那一路黄少漫天苦不堪言,路途遥远,盗匪横行,即便出行一趟,镖局护卫就要捞走一大截利润。
这跟那些老牌权贵家族的坐地经商完全不同,人家吃得住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身后有庞大背景撑着,即便在隆武朝内,成熟稳定的市场基本就能让他们世代赚个盆满钵满。
你们民卫军能有啥?董川就是明白这个,才婉转拒绝了。
“庄某本来想说的是,只要西州商会愿意加入,平州这个地界,西州商会即便继续做游商,以后也不必为巨额的商税忧愁!”庄峤缓缓而言,吐出一个让董川等人目瞪口呆的结语。
西州商会这种游商,每到一地,都必须在入城前就清点货物价值,按比例缴纳商税,十税四这种缴纳让他们这种游商苦不堪言。
就比如这一回在松林府的市集,表面上的确销售赚取了接近二十万贯的利润,可惜进城前就被松林府市监税吏拿走了五万贯贴票大头,如果庄峤敢保证这个,说不得还真能合作一番啊。
试想一下也对,平州下辖五府二十二县,基本上在整个平州完整交易一回,就意味着西州商会整个组织,就会被各个府的市监总计收取二十万贯左右的收益,这可是卖命钱啊!
庄峤就是因为看穿了这点,所以才会有恃无恐开出条件。
“参军何出此言?”董川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信庄峤这种人会无的放矢说些大话出来糊弄人。
“董会主,其实原因很简单!”庄峤神秘一笑,指着自己和萧干,“就因为我们是民卫军啊,根据朝廷兵备制度,民卫军应属所在地的所辖之权包括,安民,稳定,容身,发展八个字,既然前六个字我们做到了,那么发展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加上朝廷户部所制定的所有商税规则里,并没有民卫军需要缴纳税赋的规定条例。
董川和两位掌鞭听得有些眩晕,我靠,胆子太肥了额,你们这是要薅朝廷的羊毛了?!不过想想也确实让人动心不已啊!朝廷没有限制和律法,谁规定人家不能做呢?
平州民卫军如果真的搞成了,说不得就成为整个隆武朝第一支,自己养活自己的民卫军队伍,这个噱头对于平州布政使和平武将军有多大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民卫军这种被朝廷头痛的群体,原本也是被迫创建出来,用以安定社会整体稳定的被迫之举,为了让这些人失去土地没有户籍的人以后不再闹腾,不再成为混乱秩序的根源,朝廷上的策略也是宽容,但是这个群体注定是没有未来的。
千百年习惯从土地里刨食的农夫失去土地,本身就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何况这个群体的规模还越发扩大。
这些人处理不好就是个炸弹,所以各个州府对于朝廷的命令都很头痛,基本处于给点粮食集中管理一下,就让他们自生自灭的状态。
所以,当庄峤萧干他们在黄滩镇干的事情,一件不落地上报给平州布政使衙门,以及平州府军衙门的时候,上官们只要一看文讯上是安稳没有闹事的,直接就丢在一边不管不问了。
如果是想要东西,呵呵,那就对不起了,你们就是空气啊,不存在的。
这种态度曾经让庄峤有些焦躁愤怒,但是过后就清醒了,民卫军既然没人管,那么自己就要走一条路出来,你们当老子们是空气,那以后有本事就别出来瞎逼逼。
既然重开土地耕作都不被收农税,那么老子们准备经商了,就以民卫军的名义走南闯北,到时候看你们哪个敢来收市监税?有本事你拿出一条朝廷的商税规则来老子就认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