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下乡吧!”
晚饭的时候,纪黎明面前是独一份的细粮。
而其他人面前都是黑馍馍。
连6岁的双胞胎妹妹也一样。
他掩下眸光。
话一落下,纪母就慌了。
“阿黎你放心,娘是不会让你去入赘的,娘能养你......”
她以为儿子是听到她和媒婆的对话,产生了误会。
纪黎明摇头。
家里一贫如洗,弟妹骨瘦如柴,父母面色苍白,不见一丝血色。
这些,都在眼前。
他也做不到无动于衷。
他下乡,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爹,娘,我想过了,我这身体也干不了活,在哪里都一样,下乡也不会安排什么活给我。”
“慧慧小军下乡,他们年纪小,承受不住繁重的农活,会出事的,最好的安排就是我去下乡。”
“正好,我就当换一个地方写文章,指不定还能多赚点稿费。”
纪黎明说得云淡风轻。
但除了不懂事的双胞胎,其他人眼圈都红了。
“哥,大哥,我下乡...嗝......”
纪小军扑到他身上,哇哇大哭。
但还记着不伤到他。
纪慧慧抽抽涕涕:“我去,大哥小军,我下乡...我去......”
她一个女孩子自然是怕的,但大哥不能去,大哥去了就是死。
小军也不能去,他太小了。
纪黎明有些嫌弃地把弟弟拎出来,因为这小子冒鼻涕泡了。
塞了块帕子给他。
又搂过纪慧慧安慰:
“好了好了,本来就是我的事,你们两个还是孩子,不要管这么多,慧慧在家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工作。”
气氛很沉闷,就像是生死离别一样,谁都没说话。
纪黎明受不住,他故意开玩笑:
“大哥说不定到时候还得要靠慧慧支援呢。”
纪慧慧闷声,她语气坚定:
“大哥,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考个好工作,让大哥你顶替。”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工作就可以不用下乡,纪黎明身体差,一般工作不要他。
但只要纪慧慧考了个坐办公室的工作,移交到他名下。
就觉得没有问题。
纪父纪母不是没想让工作,可是他们的工作算是体力活动。
大儿子身体根本接不了手。
至于买?
他们家根本买不起。
纪小军也扯着嗓子嚷嚷:“还有我,我养大哥,我给大哥养老!”
这话一出,纪母的大逼兜来了。
直接打在纪小军屁股上。
“让你瞎说,你大哥以后可是要娶妻生子的,他有自己的儿子,用得着你一个弟弟养老?”
这是母亲对儿子最真挚的期望。
平平安安,普普通通!
“真的决定了?”
“决定了!”
纪父眼神复杂地看着大儿子。
大儿子大了,学习好,能写文章,这么优秀,又这么有担当。
老天真是不长眼,
几个孩子中。
他最在意大儿子,从来没想放弃,有的也只是想要逼自己。
可惜......
都是他没用
要不然儿子也不能踏上绝路。
纪父痛苦地闭上眼睛!
———
报了名,领了200块钱知青补贴。
纪母就给纪黎明收拾东西。
厚被子,换洗衣服,饭盒,杂七杂八的。
整整收拾了两个大包裹。
知子莫若母。
知道大儿子带不了,纪母直接对照地址寄了过去。
只留下一些车上用的,单独装一个包裹,让他拎着。
一家子又泪眼蒙蒙一晚。
第二天,全家出动,送他上车。
就连纪父也请了一个小时假。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在火车发动的瞬间,纪父忽然泪崩了。
那是他儿子啊!
他第一个儿子,出生时小小的,那么小一团,又弱又病,跟个猫崽子一样,他好不容易养大的啊!
可现在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看着儿子走向了不归路......
———
黑省,歧市,舒阳县。
五天四夜的火车,艰难熬过去,纪黎明总算到了。
要不是系统给他改造了身体,让他只是看上去虚弱,实则挺健康的。
他肯定在火车上就得大病一场。
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村里派了人来接他们。
和周围赶着牛车来接人的村子相比,苇河村就显眼了。
因为来人是开着拖拉机的。
其他村子都羡慕地看着拖拉机,叹了一口气。
本来苇河村是十里八村最穷的一个,大家或多或少有些看低。
忽然人家咸鱼翻身了......
一句老话说得好。
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这句话完全诠释了他们的内心。
谁让他们村没有一个桑淼淼?
谁让人家苇河村村长会生?
对自家村长指指点点jpg.对自己村长恨铁不成钢jpg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