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被这突然贴在耳边的声音吓得浑身一缩,像被晨露冻到的小芒果,猛地往我身后躲——后背紧紧贴着我的胳膊,肩膀还轻轻颤了颤,连带着鬓边的碎发都扫过我的手腕,软得发痒。她的小手飞快地攥住我的衣角,手指又细又小,攥着布料时指节都绷得泛了白,连指腹的纹路都因为用力而变浅。
那浅蓝的睡衣被她拽得起了深深的褶子——这睡衣是去年在仰光集市的棉麻摊子买的,当时她摸着布料说“软得像云朵”,洗了快十次,棉料早就软得贴皮肤,领口的罗纹边也松了,露出点浅粉的内衣边,此刻被她一拽,针脚处的线头都绷得笔直,像要被扯断似的。睡衣的下摆还沾着点昨晚的竹席印,浅淡的格子纹印在布料上,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
她慢慢抬头看丽丽姐,睫毛还在轻轻颤,像被风吹得摇晃的芒果叶尖,上面沾着的晨露还没干,晃的时候能看见细碎的光。眼神里带着点怯意,瞳孔微微缩着,却还是小声地问,声音软得像刚化的椰子糖:“丽丽姐,你怎么来了?刚才那些穿日本衣服的姐姐……是你带来的吗?”尾音落时还轻轻顿了顿,像怕问错了话。
丽丽姐的目光落在肖雅身上,像冷光扫过软糖,嘴角慢悠悠地勾了勾——那笑不是从眼里漫出来的,是只在嘴角动了动,左边高右边低,像用刀在脸上刻了道浅痕,连眼尾的细纹里都藏着冷,没半点暖意。她眼角那颗褐色的痣,被晨光映得有点暗,像蒙了层薄霜,看着比平时更显阴翳。
“是呀,”她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肖雅的头发,动作慢得像怕碰碎什么,指甲上涂着和和服同色的暗红甲油,边缘已经掉了点,露出半圈淡粉色的甲床,还沾着点细小红土粒,“知道你们要办婚礼,特意找了些会日本习俗的姑娘,给你们的婚礼添点花样。”
她说着,指尖还在肖雅的发梢上蹭了蹭,声音里带着点刻意的温柔:“你看她们穿的花魁装,朱红的振袖拖在地上,金线绣的仙鹤多亮,比咱们雷朵杂工穿的粗布衫好看多了吧?”
“不好看。”肖雅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却很坚定,像刚长熟的青芒果,硬得有底气。她往我怀里又缩了缩,下巴轻轻抵在我的胳膊上,力度轻得像羽毛,眼睛却死死盯着丽丽姐和服领口的藤花——那黑色的藤花瓣尖太尖,像蜷起来的小虫子,看着就吓人。
“我不喜欢日本的衣服,也不想加日本的习俗。”她的声音比刚才清楚了点,胸口还轻轻起伏着,显然是鼓足了勇气,“我是中国人,婚礼就该拜天地、敬高堂,穿红嫁衣——要中国人本本分分的那样,红得像过年的鞭炮,领口绣着大牡丹,针脚密得看不见线;还要戴凤冠,凤冠上的珍珠得是圆的,一动就‘叮铃’响,不是穿这种……这种怪怪的衣服。”
她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捏着我的衬衫衣角,指节泛白的地方连皮肤都皱了,呼吸也比平时快了点,胸口的睡衣随着呼吸轻轻鼓:“你看这领口的花,尖得像要扎人,看着就吓人。”
我心里猛地一紧,像被红土下的藤蔓缠紧了心口,连呼吸都滞了半分。丽丽姐平时看着总挂着笑,端着长辈的温和,可真发起火来,连老佛爷都要让三分——上次杂工误把橡胶树脂洒在她西装上,她没骂一句,只眼神冷了冷,那杂工第二天就没再出现在雷朵,听说连夜跑回了勐腊。我下意识地想开口圆场,话都到了嘴边:“小雅还小,就是小孩子脾气……”
可话音还没落地,丽丽姐先笑了。那笑声不是平时在庆功宴上的爽朗,是像碎玻璃碴子掉进竹席缝隙里,被手指反复蹭着摩擦的“咯咯”声,每一声都带着涩响,尖得扎耳朵。竹楼外原本还飘着虫鸣,是芒果树上的蝉在叫,这笑声一落,蝉鸣突然就停了,连晨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都弱了,整个院子静得能听见自己后颈的汗毛竖起来的轻响。
“哟,我们小雅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她的目光从肖雅发顶移开,像冷光扫过竹席,缓缓落在我脸上。那眼神不是泛着光的亮,是沉在湄公河底的冰,黑沉沉的,连眼尾的细纹里都裹着寒意,扫过我护着肖雅的胳膊时,还顿了顿,像在掂量我这动作里的分量。末了,才慢悠悠地问:“你呢?你也觉得不好?”
我握着肖雅的手紧了紧,指腹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汗是凉的,细弱的手指还轻轻抠了抠我的掌心,像在求安慰。我往身后又护了护她,肘弯轻轻抵着她的肩膀,把她大半身子都挡在我影子里——她的肩膀很软,隔着薄薄的睡衣,能感觉到她微微发颤的弧度。
我深吸了口气,把喉咙里的发紧压下去,声音尽量放得平稳,却每一个字都咬得很实,像在红土上刻字:“丽丽姐,婚礼的习俗,还是按我们中国人的来好。”说到“中国人”时,我特意加重了语气,目光没躲闪,直直地迎着她的冷意,“拜天地、敬父母,是老祖宗传了几百年的规矩,刻在骨子里的,我们不能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