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鞑子今天做足了准备,在护城河对岸,架起了几张简易的桥面。
刹时之间,弓箭的破空声,火炮的爆炸声,在城墙各处响了起来。
战场上伴随着签军的嘶吼声、叫喊声,开始有序的进攻城墙。
城墙之上,金汁、火油,当头就往云梯上倒去,滚木擂石也砸向了攻城之人。
机灵点的趴在云梯上,用盾牌挡着头部,有个别幸运的,还真躲过去了。
各种各样的进攻与防守,在城墙这方天地间上演着。
很快时间就来到巳(sì)时,进攻依然还在继续,只是城头上的火炮,却停了下来。
这个时代的火炮,因为铸造技术原因,打几十炮就要停下来,如果不停就会炸膛。
少了火炮这个大杀器,守城士兵的压力陡增,伤亡逐渐变大。
基本上每分钟都有人战死,或受伤退出战头序列。
洪承畴眉头紧锁,他也拿着长枪在捅刺着,爬上城墙的签军,但情况却越发的危急。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洪承畴下令用,开水将炮管降温,只有这样才能让火炮再次发射。
这里肯定有人问,为什么要用开水降温,用冷水不是更好吗?
火炮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火炮里的铁原子,会相对处于一个热平衡状态。
如果贸然使用冷水降温,会打破这种平衡,火炮就会处于一种,极度的热应力状态下。
这就会让炮管,产生细小的裂纹,这会让火炮更容易炸膛。
只有开水淋上去,虽然带走的热量少很多。
相对于用冷水或者冰水,开水淋上去,对于火炮的损伤才是最小的。
古人只是古并不是傻,虽然他们没有先进的物理知识。
他们也意识到,高温的铁炮遇到冷水,会有某些反应,从而让火炮更容易炸膛。
随着火炮冷却过后,城楼上的火炮声,又开始炸响起来。
守城士兵的压力又再度减小,但洪承畴知道,这种减少压力的方式,用不了几次了。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