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高级武将面见皇帝时称‘臣’)
突然!校场上刮起了一阵大风,这仿佛预示着大战将起。
从漠北吹来的北风中,也多了一抹萧瑟。
王承恩为自家皇爷递上大氅,却被崇祯挥手阻止。
崇祯站起来大声道:“两百多年了,那些外族的狼子们,又觉得他们行了。”
“趁着汉家王朝虚弱之时,又开始攻击咱们。”
“他们肆意掠夺朕的子民、抢咱汉人的粮食、土地。”
“你们说,朕,能答应吗?你们能答应吗?是不是要把他们,通通斩杀殆尽?”
“斩杀殆尽!”
“斩杀殆尽!”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逐渐合成一道声音。
崇祯更加激情澎湃道:“此战!朕,就是要让世人知道,昔日的宪宗纯皇帝。”
“能对他们犁庭扫穴,那从今日起!朕,也必将带领你们,饮马瀚海、燕然勒石!”
校场上众人,都在崇祯那富有激情的,演讲下跟着躁动起来。
只有祖大寿,心情并不是很激动。他知道。这场战并不像,陛下所说的那么好打。
反而他对这场战斗充满了担忧,大明如今军队的战斗力,他再清楚不过了。
卫所兵与农夫一般无二,可以说毫无战斗力可言。
正规军从上到下都是贪污,就算是一件棉衣,经过层层黑手,都要刮下来二两棉花。
就算是他自己也干这种事,好像这种事,在大明军队就是司空见惯。
只是相比于别的将领,他贪污算是少的。
谁知道他正想着了,上面的崇祯,又开始有大手笔了。
崇祯朝王承恩抬首示意,王承恩会意后走下了校场。
没一会,就有锦衣卫抬着六十多个箱子,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点将台。
看着一个箱子需要四个锦衣卫一起,才勉强抬得动,从这就能看出箱子份量不轻。
校场上众人,一脑袋问号,不知道自家陛下,是要干什么。
崇祯淡淡一笑,示意锦衣卫,将所有箱子依次打开。
随着箱子一个个打开,顿时!伴随着冬日的阳光,众人眼前闪过,一阵阵耀眼的银光。
箱子里都是五十两的银锭子,士兵们何时见过这种阵仗,瞬间,呼吸就急促了起来!
要不是场合不对,抢着就跑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在这种场合下,身体不敢行动,心里还是蠢蠢欲动的。
当然!只要是个正常人,看到这么多银子,都会有这个想法。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除了当官的,个个都穷得要死。
连他这个皇帝,都穷得穿打补丁的衣服。
崇祯双手在空中虚按,示意大家安静,随着人群喧闹的声音停止。
崇祯极具威严的说道:“朕知道!光靠着许诺你们上了战场,怕是也没啥动力。”
“朕,就给你们来点,实际的东西,这里是六十万两白银,此次鞑子入关十二万兵马。”
“每个首级五两银子,能拿到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顿时就有军士,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皇帝陛下,这个银子是在,长官手里领取吗?”
也不能怪士兵有此一问,大明军队里的将领,不喝兵血那都是不可能的。
要说不贪赃枉法的军队,恐怕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秦良玉的‘白杆兵’,军饷都是秦良玉自己凑齐的。
一个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因卢象升跟主和的文官集团不合。
‘天雄军’也长期得不到军饷,崇祯无奈就给了卢象升一个,自筹军饷的命令。
本来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的是办法,杜绝这类事情的。
但现在没工夫,去整顿军队,只能先打完这战再说。
于是崇祯道:“银子,找朕安排的人领取,任何人不得染指。”
“朕,只有两条要求:绝不允许杀良冒功,更不允许和友军争抢功劳。”
“一旦核实,不管你是何人,朕都会将你定斩不饶!”
说完这些,崇祯示意王承恩叫人回营帐,祖大寿等一些中高层将领,回到帅帐。
崇祯端坐在主位,众将连忙单膝跪地参拜。
一套仪式走完,崇祯起身来到沙盘处,这是北直隶北部的地形图。
地形图中,山川河流、主要城池,都有做标注。
崇祯询问李若琏,道:“涿州、霸州、安州三地的,坚壁清野是不是都开始了?”
李右琏稍加思索道:“回陛下,臣接到属下来报,三座城池已于昨日开始行动。”
“目前,驻守在通州的鞑子,暂时并无异动。”
崇祯淡淡一笑道:“多尔衮在等岳托会师,这三城需尽快将粮食、人口、牲畜全都转移。”
“决不能给鞑子,留下哪怕一粒粮食,在十月底,就要做完这一切。”
这时祖大寿一针见血的问道:“陛下,是如何得知,多尔衮是在等岳托?”
这问题问得崇祯,顿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正常人的思维多半认为多尔衮,率兵先行进攻后续再由岳托,带兵过来驻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