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今天的奏章,时间已经来到酉时初刻(下午五点)。
崇祯叫来王承恩对其道:“去宣皇后、国丈来养心殿,对了,把懿安皇后也请来。”
“朕要办个小型家宴,今日叫御厨不要做大鱼大肉,越素越好,配一个肉菜就行。”
连日来的大雪,终于停了,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好在皇宫里,时刻都有,太监、宫女在清扫积雪。
崇祯站起身,正打算去养心殿,都走到东?阁门口了。
又转身去衣柜特意挑了件,打着三个补丁的龙袍,穿上往养心殿而去。
要不说咱们崇祯同学,日子过得清贫呢,龙袍都打着补丁。
下面的大臣却,个个富得流油。前往养心殿去的路上,都是步行而去。
身边宫女太监,也只有寥寥几人,这完全不符合,皇帝出行的礼仪。
奈何周皇后多次劝谏,并将宫内宫女、太监,大部分都遣送了出去。
说是减少宫内开支,殊不知,到了崇祯朝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开源远远比节流更重要。
但是想要开源,就得有开源用的本金。不是谁,都能学得来,华尔街那帮金融巨鳄。
虽然没有本金,但偶尔找人,取些不义之财,也不是不行!这不,国丈大人来了!
但这事吧,就像一只生金蛋的鸡,杀鸡取卵可不行。一次逮一个,过段时间再逮一个。
到养心殿的时候,懿安皇后张嫣还没到,于是崇祯便问起了自家皇后。
周皇后满脸忧愁,颇感无奈道:“陛下,自从先帝薨逝,皇嫂就整天郁郁寡欢的。”
“臣妾,也经常去慈庆宫,陪她聊天解闷,但是,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
“这次臣妾安排太监,去请她来参加家宴,她也推脱身子不舒服才没来的。”
崇祯一听,直呼好家伙!这整天郁郁寡欢,那估计都快患上‘抑郁症’了。
当然现在的人,并不清楚什么是‘抑郁症’。
崇祯对跟在身边的王承恩道:“去慈庆宫,宣朕的口谕。”
“你就说:朕找皇嫂,有要事相商,请她务必到场。”
想要预防懿安皇后,患上‘抑郁症’,还得给她找点,她喜欢的事情做。
王承恩快步走了出去,在王承恩想来,‘要事’肯定比较紧急。
不一会,走到慈庆宫门口大声道:“懿安皇后,奴才王承恩,特来宣读陛下口谕。”
懿安皇后,还是比较熟悉王承恩的,皇上的贴身太监。
一般不是什么重要事情,皇帝是不会,轻易叫他来宣读口谕的。
想到此处,便对外面说了声:“进来吧!”
懿安皇后的贴身宫女,打开慈庆宫的宫门。
王承恩走进来,朝懿安皇后拱手一拜。
方才站直身体道:“传陛下口谕:朕有要事,找皇嫂相商,望皇嫂务必到场!”
张嫣见没法推脱,对王承恩道:“劳烦王公公转告陛下,臣妾更衣后马上就过去。”
王承恩再次,朝张嫣拱手一拜后,才转身离开。
崇祯跟周皇后和国丈,正在聊些家常。
眼看时间来到酉时二刻(晚六点),张嫣才姗姗来迟。
张嫣朝崇祯一揖道:“臣妾来迟了!望陛下恕罪。”
崇祯爽朗的笑笑道:“瞧皇嫂说的,朕说了,今天是家宴,不妨事的。”
崇祯偷偷瞄了眼周皇后,和坐在周皇后身边的懿安皇后。
实话实说就张嫣这张脸,要搁现代,那所谓的五千以来,第一美女比不上张嫣一星半点。
史书对张嫣的描写:欣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要知道,张嫣可是古代五大艳后之一,由此可见其美艳程度了!
见众人都到齐了,王承恩下去传菜,没一会八菜一汤上齐了。
国丈周奎看着端上来的菜,心里泛起小嘀咕,张嫣看着七素一荤的菜,绣眉也微微一蹙。
但两者的想法,完全是不一样的,周奎想的是,这皇帝也太小家子气了。
张嫣所想的是,朝庭都这么穷了吗?连皇帝吃的菜,都降低到这等档次了!
崇祯将众人的神态,尽收眼底,他要的就是这等效果!等宫女倒好酒后。
装作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端,起酒杯道:“咱自家人,难得一聚,来干一杯!”
说话举起酒杯,末了,还故意找了个角度,把三个补丁都漏了出来。
几人都一起将酒杯举起来,同时,也看到了崇祯皇帝身上,打着补丁的龙袍。
两者的想法跟刚才如出一辙,周奎想的是,皇上比自己还小气,龙袍都打补丁了还穿。
张嫣想的是,看来朝廷真的挺穷了。
周皇后就不一样,她没什么感觉了,因为这补丁,就是她亲手补上去的。
三杯酒下肚,周皇后犹犹豫豫的,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崇祯看出周皇后的欲言又止,于是询问道:“皇后是有何事,想要跟朕说?”
周皇后轻声细语道:“陛下,臣妾还有些首饰,拿到当铺典当了,给您做套新衣裳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