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边吃着馒头,一边道:“朕,读史书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自古的王朝,很少有能熬过三百年的。仿佛宿命般牢不可破,不知建斗你可曾发现?”
卢象升作为臣子,明显不能聊这个事。
不过话题开始前,皇上就说是聊家常了。
这会也完全放开了:“陛下,若宿命果真如此,大不了有死而已,臣定当死战!”
崇祯点头表示认可,接着道:“其实要解决王朝,三百年更迭的宿命,朕思虑良久。”
“总结出几句话,让弱者不恐惧、让强者不嚣张、让权力不傲慢、让百姓感觉到公平。”
“这条路会很难走,爱卿,不要轻易言死。朕需要你等忠臣,陪着一路走下去!”
卢象升听到这也是知道,崇祯的打算了,想到皇上说的四句‘让……’。
初听起来觉得没什么,可是真要实施起来,怕是一路崎岖、千难万难,不过再难又如何。
只要陛下想做,他这个做臣子的,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为陛下踏平那崎岖。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不正是如此吗?
卢象升刚才听崇祯说,孙传庭会教他使用火器。
便轻声询问道:“陛下,伯雅(孙传庭字)也在京师吗?”
崇祯平静的答道:“是的,昨日,朕还亲自带着他们,去使用了新式火器。”
”这次做的新式火器,关乎到此战的胜利。若胜,朕带各位开疆扩土,饮马瀚海。”
“若败……!”
卢象升起身,正经的单膝跪地道:“臣,定当协助陛下,完成这未尽之事业。”
“如若半途身死,也定当!追随陛下于地下。”
崇祯感慨道:“只是心有所感,咱们并未到,身死国灭的时候,不是吗?”
“只要咱们上下戮力一心,定能度过这,三百年轮回的厄运。”
“不过,期间恐怕有很多,不怕死的人,挡咱们的路。”
“碰到这种人,朕自会让他们知道,朕的剑未尝不利。”
卢象升起身,朝崇祯恭敬拱手道:“臣吃好了,这就去找伯雅,学习火器的使用。”
“等‘天雄军’到了,臣带兵,去把青山口关隘,给陛下夺回来!”
跟卢象升聊完崇祯心情大好,打趣道:“无需如此心急,要知道,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朕刚才听你说,‘天雄军’只有八千人,此次你要面对的,是据城而守的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都是鞑子精锐,八千人恐怕不够,朕提调神机营一万人,与你同去。”
“神机营轻装简行,神机营的火炮,待你们攻下青山口后,朕会让民夫运送过去。”
并不是崇祯不想带火炮,而是现在的火炮着实沉重,重量多为千斤之上。
安全送到还好,如果半路遭遇鞑子骑兵冲击,很容易被抢走。
卢象升听后拒绝道:“陛下,神机营要负责守卫,陛下和京师的安全,万不可随意调动。”
崇祯则道:“朕,此次可不会高座于京师,朕要亲自带人,出去杀鞑子!”
听崇祯这么说,卢象升再次拒绝道:“臣并不赞同,陛下出去冒险。”
“杀鞑子的事情,自有臣和一众将士去做,陛下万金之躯,万万不可亲涉险境!”
崇祯安慰道:“朕,知道你的担心是一份好意,不过无需担心,朕只是追杀残敌。”
卢象升听自家皇帝这么说,也只能无奈同意。
但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陛下,您调走神机营,京师的安全怎能保证?”
崇祯则道:“让京营里剩下的废物上,这还得感谢李邦华,早年整顿过京营。”
“京营才有了些许战斗力,至少现在老爷兵里,有部分人可用,更何况,战场不在京师。”
上面说过,卢象升是纯粹的人,他的心中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听完崇祯的安排后便道:“既然陛下都安排好了,那臣,就负责执行了。”
崇祯鼓励道:“好!建斗此去建功后,朕,定当提前为你准备庆功宴,哈哈!”
崇祯叫来王承恩,带卢象升去找孙传庭。
孙传庭跟洪承畴现在,每天巡逻完京师外城墙,就会心急火燎的回到火器作坊。
眼巴巴的瞅着,工坊做的‘炸药包’‘、手榴弹’,每天都要数上好几遍。
军器局贪官都被处理了,孙传庭又天天在这盯着,崇祯也就暂时没派人来。
王承恩随便一打听,就知道孙传庭在军器局,带着卢象升就直奔军器局而去。
人还未到卢象升的声音,就已经传进军器局里:“伯雅兄!建斗来看你了哈哈……”
两人早年因为共同,讨伐过李自成,私下关系是很好的。
听到卢象升的声音,孙传庭急忙朝外走,边走边道:“建斗老弟,可想死我了,哈哈…!”
两人见面紧紧的一个拥抱,随后又是一番寒暄。两人既已经见面,王承恩准备往回走了。
相比于卢象升,孙传庭做人更加圆滑,不着痕迹的来一块银子,约摸十两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