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几天就过去了,这天,崇祯正在东?阁批阅奏折。
好一会后这才想起几天前,是叫高启潜回来了的,也不知道回京师没有。
随即崇祯抬头问道:“王伴伴,高启潜回京城了吗?”
“另外,去把孙传庭跟洪承畴找来,朕有要事吩咐。”
王承恩领命而去,不一会在乾清宫不远的直房(太监住所),找到了高启潜。
高等级的太监,一般直房都是,单独一间房的。
高启潜在外统军,论实际权力,还要略高于王承恩,奈何王承恩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高启潜朝王承恩拱手一揖:“王公,不知此次陛下宣我过来,所为何事?”
王承恩听崇祯口气,就知道这人可能要倒霉。
所以淡淡的回了一句:“咱家不甚清楚,陛下最近两天,心情不是很好,你要注意点。”
王承恩认为,大家同为太监,提点一句就够可以了。
高启潜又拱手拜谢,并递来一块银子,王承恩可不会收这个‘将死鬼’的钱。
王承恩没有接银子,而是拱手道:“咱家,还要去传陛下口谕,先告辞了。”
随后王承恩又叫来一个小太监,去传孙传庭、洪承畴二人过来。
既然已经吩咐到了,就准备回去?阁,毕竟是皇帝的贴身太监,不能离开太久。
东?阁门口的通传太监,进来禀报道:“皇上,高启潜在外面候着了!”
崇祯轻哼一声道:“让他候着,朕叫他的时候,再让他进来!”
高启潜听通传太监转告陛下的口谕,顿时双腿就开始颤抖了起来
只是不知道他这个颤抖,是冷的还是吓的。就在这种惊吓中,过了一个时辰。
通传太监再次回到?阁道:“皇上,洪、孙二位将军来了,是否宣进来?”
崇祯放下毛笔道:“宣进来吧,让高启潜也一同进来。”
洪、孙二人在门口,还请高启潜先行。
明军长时间的监军制度,让武将看到太监都感觉恐惧,这些阉货,告状实在太厉害了。
见两位将军过来了,还把自己叫过来了,估计有军事行动,要安排自己。
高启潜还美美的臆想着,既然还需要自己,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顶多被训斥几句。
当先进来的高启潜,进来后就跪地请安。
孙、洪二人正要行礼,崇祯却挥挥手示意洪承畴、孙传庭先行坐到一边。
崇祯眼眸微抬,略带戏谑的问高潜道:“朕,听说你向来,以知兵事着称。”
“不知此次鞑子入关,你可有较好的办法,减少朝廷的损失”
高启潜暗道:果然!我就知道,好事要来了!
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道:“陛下,依奴婢看,应调集重兵进行决战,奴婢愿领兵对敌。”
崇祯转着无名指上的白玉戒指,并没有理会高启潜,似乎在思考。
好一会后才道:“还有吗?你分析一下鞑子,下一步会进攻哪里?”
高启潜实际上,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完全就是个草包。
之所以凭太监之身统兵一方,只因跟着孙传庭,剿灭李自成挣了点功劳。
加之此人极善溜须拍马,原来的崇祯信以为真,就安排他去鸡泽统兵。
高启潜略有得瑟道:“奴婢以为,可以带领一支骑兵,绕道鞑子身后。”
“来个出其不意,断他们粮道,奴婢……”
崇祯听得眉头直皱,用力一拍龙案大骂道:“你这个草包,连鞑子进攻路线、方式。”
“统统都不知道,还宣称自己知兵事,你个阉货,你知道个屁!”
高启潜愣神好一会后,才赶紧跪地磕头,又央求般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站在边上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高启潜见王承恩,完全没有要出手,搭救自己的意思。
只能战战兢兢道:“奴婢……奴婢,惹皇爷您不开心了,奴婢该死。”
崇祯淡淡道:“把鸡泽三万募军虎符拿出来,滚下去吧,去浣衣局待着去。”
“还有,这些年喝兵血,赚的银子拿出来,胆敢隐瞒不报,朕活剐了你,哼!”
这下连洪、孙二人,都满眼不解的望向皇帝陛下,随后又感觉不妥,低下了头不再直视。
怎么自家皇上,好像,比以往更加暴躁了。
一言不合就夺兵权,也不知道,此事是好是坏……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高启潜只得失魂落魄般起身。
从身上拿出半块虎符,恭敬的递到,走过来的王承恩手上。
高启潜走后,崇祯看气氛不对微笑道:“两位将军不用担心,朕没有怪罪二位的意思。”
“高启潜这个草包,打仗的本事没有,逃跑属于一流。”
“此战,朕绝对不允许高启潜,这等纰漏存在。”
“只要各位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朕,到时自会论功行赏。”
命人把挂在,龙案边木架上的,堪舆图抬了过来。
崇祯指着通州道:“此时,鞑子七万大军囤于此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