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不理他,专注地用木勺搅拌着锅里的糊糊,时不时尝尝酸碱度——这是他用野果子汁做的简易指示剂,酸了就加点草木灰,碱了就兑点清水。熬到暮色四合时,锅里的糊糊终于变得浓稠,他小心地倒进木盒里:“等明天凝固了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厨房外挤满了人。曹林揭开木盒,里面果然凝结出一块块黄澄澄的方块,像冻住的猪油,却比猪油硬实。他掰了一块递给负责洗衣的张婶:“张婶,试试这个。”
张婶半信半疑地端着盆脏衣服去了溪边,没过多久就举着衣服跑回来,惊得嗓门都变了调:“天爷!这东西神了!油污一搓就掉,比胰子好用十倍!”
曹聪的眼睛瞬间瞪圆了,一把抢过剩下的肥皂闻了闻:“这叫啥?能卖钱不?我算算啊,猪油一文钱一斤,草木灰不要钱,一锅能出三十块,一块卖五文,一月……”
“就叫肥皂吧。”曹林笑道,“成本低得很,咱们寨里先用着,多的让山下货郎帮忙捎去镇上卖,换些盐和布回来。”
曹猛站在人群后,看着那块黄澄澄的肥皂,又看看曹林被柴火熏黑的小脸,突然哈哈大笑,一把将他举过头顶:“好小子!比你爹有脑子!这断云寨,以后有盼头了!”
那天起,曹林在寨里的“发明”就没断过。他教喽啰们用竹子做漏斗,往坛子里倒油再也洒不出来;在蓄水池旁加了层细沙和木炭当过滤层,流出来的水清澈见底,连喝着都甜些;甚至琢磨着用生石灰、沙子和碎石混合,做出了能把石头粘在一起的“水泥”,把寨门的木板糊得结结实实,曹猛用刀砍了两下,只留下个白印子。
二当家曹聪最是兴奋,每天追着曹林问:“少主,还有啥能赚钱的法子不?我算过了,那肥皂要是批量做,一个月能多赚两贯钱!”曹林被他缠得没办法,便画了个改良算盘的图样:“二叔你看,在算盘中间加个横梁当定位点,算的时候是不是能少错几步?”
曹聪一看就入了迷,抱着算盘研究了三天,算账的速度竟快了一倍,逢人就夸:“咱少主是文曲星下凡!这脑子,比账房先生还好使!”
夕阳西下时,演武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曹林练完最后一遍拳,汗水浸透了练功服,却觉得浑身轻快。远处,曹猛正带着喽啰们用他做的“水泥”修补寨墙,曹聪蹲在地上数着刚做出来的肥皂,曹烈在给箭矢箭头淬火,曹文则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捧着本《考工记》,朝他笑着招手。
他知道,在这个刀光剑影的世界里,自己这些来自现代的知识,或许正是能让断云寨站稳脚跟的底气。而那些看似粗糙的山寨汉子,也在用他们的方式,一点点接纳这个带着“奇思妙想”的小少主。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一个山寨的崛起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