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主任,”科技厅的孙建国清了清嗓子,试图进行一次“软抵抗”,
“您说的这三条初衷是好的。但是不是……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有些重大项目,技术复杂,涉及面广,没有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和内部研讨,就贸然拍板,这……这不符合我们的工作流程,也容易出乱子啊。”
“孙厅长说得对。”林远点了点头,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赞同的表情。
他转过身对着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张春华说道:“张博士,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项目。”
张春华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了在座的每一位厅长。
“各位领导,我叫张春华。”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但却条理清晰,
“我所研发的项目,是‘高纯度氮化镓单晶技术’。目前我们在关键的‘位错密度’指标上,已经将数据做到了每平方厘米10的三次方级别,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这个技术如果能实现量产,将彻底打破国外在高端5G射频芯片领域的垄断……”
他用二十分钟时间将自己的项目,从技术原理、市场前景到目前遇到的困境,做了一次最完整的介绍。
当他讲完后,林远的声音,再次响起。
“各位厅长,张博士的项目,就是我们今天‘联合审批办公室’要处理的第一个案子。”
“这个案子,已经在我们省里‘打转’了整整一年零七个月。”
林远拿起一份文件,开始念道:
“去年三月,张博士向江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工商注册申请,被告知,项目涉及‘特殊行业’,需要前置审批。”
“去年四月,他向市经信委提交申请,经信委的答复是,需要先拿到科技局的‘技术先进性认定’。”
“去年六月,他向市科技局提交申请,科技局的答复是,需要先拿到环保局的‘环境影响评估’。”
“去年八月,他向市环保局提交申请,环保局的答复是,项目尚未立项,无法进行评估。”
“一个完美的‘死循环’。”林远放下文件,目光平静地看着众人。
“今年年初张博士不甘心,将材料直接报到了省里。孙厅长,”他将目光转向孙建国,“我没说错的话,这份材料现在应该还在你们科技厅高新处的某个档案柜里,上面给出的意见是‘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建议进一步观察’,对吧?”
孙建国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周厅长,”林远又将目光转向环保厅的“铁娘子”周敏,
“省环保厅给出的意见是‘项目选址位于高新园区,但周边缺少相应的危化品处理配套设施,存在环境风险,建议暂缓’没错吧?”
周敏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钱厅长,”林远最后看向了经信厅的钱学东,“你们经信厅的意见最简单,认为‘该项目投资规模小,产业链带动效应不明确,不符合我省重点产业扶持方向’。”
“各位,”林远站起身,声音陡然拔高,
“一个在技术上足以打破国外垄断的顶级项目!一个能为我们国家在核心领域补上关键短板的战略性项目!就因为我们内部这套完美的‘审批流程’,就因为我们各位的‘审慎’和‘稳重’,硬生生地被拖死在了摇篮里!”
“这就是你们想要的,不出乱子的‘工作流程’吗?!”
这番话如同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上。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今天,”林远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这个项目就在这里,就在今天必须给我一个明确的结果!要么就拿出无法辩驳的理由,当场pass掉!要么就给我签字盖章,让它活下去!”
他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联合审批意见书》,推到了会议桌的正中央。
“现在开始吧。”林远坐下,淡淡地说道,“从孙厅长开始。科技厅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孙建国的身上。
孙建国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的冷汗已经浸湿了衬衫。
他知道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和稀泥的余地了。
他硬着头皮,拿出了他最擅长的“拖字诀”:“林主任,张博士这个项目,技术价值我们是认可的。但是实验室技术和规模化量产,是两个概念。我们认为还是需要再组织一次由院士牵头的专家组,进行最终的技术评审……”
“不用了。”林远打断了他。
他对着门口的顾盼,打了个响指。
会议室的大屏幕,瞬间亮起。
屏幕上,出现了三个分屏画面。
第一个画面里,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背景是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办公室。
第二个画面里,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背景是国内最大通讯设备公司“华讯”的战略投资部会议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