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西行·新纪元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未知维度的新发现与“星味生态公约”的缔结
“玄奘号”抵达“未知维度”的第七天,勘探团队终于有了突破性发现——这个被厚重“混沌星云”包裹的维度,竟存在一种能在“时空碎片”中生长的“时穗稻”。这种水稻的稻穗呈银灰色,每一粒稻谷都蕴含微弱的时空能量,成熟时会随时空波动轻轻闪烁。绿泽族植物学家通过基因检测仪分析发现,时穗稻不仅可食用,还能帮助生物体适应时空紊乱环境,对长期在星际间穿梭的星舰成员极具价值。
悟空带领金属族战士搭建“时空稳定种植棚”时,意外发现时穗稻的根系能吸附时空碎片中的“稳定因子”——这种因子可用于改良星舰的时空导航系统,减少跃迁时的颠簸。这一发现让勘探团队惊喜不已,程昊立即将时穗稻的基因序列与环境数据上传至宇宙味道基因库,同时联系星核族与金属族,探讨“食材-科技”跨界应用的可能。
随着时穗稻的发现,越来越多联盟成员文明意识到:宇宙味道的价值不仅限于饮食,还能为科技发展、生态改善提供新方向。基于此,星味跨维联盟发起“星味生态公约”缔结倡议,旨在将“味道保护”与“宇宙生态”深度绑定,明确各文明在食材培育、基因研发、环境适配中的责任与义务,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破坏。
公约缔结仪式在宇宙味道基因库举行,七十多个联盟成员文明代表共同签署协议,核心条款包括:
- 食材可持续开采:禁止对野生可食用植物进行无节制采摘,需保留至少30%的原生种群用于自然繁殖;
- 基因伦理研发:食材基因改良不得破坏原有生态平衡,新物种推广前需经过至少3个月的环境适配测试;
- 跨维生态协作:发达文明需向偏远维度提供生态修复技术,共同维护食材生长的原生环境,例如帮助暗物质星区治理辐射污染、协助虚空族改善聚落空气质量。
公约签署后,首个“跨维生态修复项目”在“废弃矿星”启动——这座星球因过度开采矿物,土壤严重沙化,仅存的“矿苔”濒临灭绝。联盟组织绿泽族、菌灵族、暗尘族成立专项团队,先通过菌灵族的“固氮菌丝”改良土壤,再种植暗尘族培育的“抗沙麦”,最后引入矿苔的基因改良品种。半年后,废弃矿星重新长出成片的麦田与矿苔,甚至吸引了迁徙的“星雀族”在此定居,成为“食材保护与生态修复”双赢的典范。
与此同时,“时穗稻的跨界应用”也取得进展。星核族利用时穗稻根系吸附的稳定因子,优化了星舰的时空跃迁系统,使“玄奘号”的跃迁误差减少50%;八戒则用时穗稻研发出“时空稻饭”——食用后能让人短暂感知到食材生长过程中的时空片段,成为星味文化传播网的“爆款体验项目”,无数访客通过这道饭,“看见”时穗稻在时空碎片中生长的奇妙场景。
程昊在一次“星味生态公约”执行评估会上,展示了废弃矿星的生态修复成果与时间稻的应用案例:“我们守护味道,本质上是在守护宇宙的生态平衡;我们研发新食材,也是在为宇宙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路径。这就是‘星味生态公约’的意义——让味道成为连接饮食、科技、生态的纽带。”
悟空参与了废弃矿星的生态修复,他在会上分享道:“以前觉得修复星球是件很难的事,没想到种上麦子和苔,就能让星球变绿!以后俺巡逻的时候,也要多留意那些被破坏的星球,帮它们找回生机!”
八戒则在会后,用时穗稻与矿苔制作了“生态纪念甜品”——时空稻饭搭配矿苔慕斯,每一口都融合了“科技味道”与“生态味道”。“俺要把这道甜品放在宇宙味道基因库的展厅里,让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知道,味道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守护宇宙!”他一边打包甜品一边说。
“玄奘号”的引擎再次轰鸣,载着时穗稻的种子与生态修复技术,向新的“生态受损星球”出发。程昊站在观测舱前,看着窗外逐渐恢复绿色的废弃矿星,手中的星语挂坠闪烁着时穗稻与矿苔的光纹——这些光纹与之前的食材、文明图腾光纹交织,构成一幅“宇宙生态与味道共生”的壮丽图谱。
他知道,“星味生态公约”的缔结只是新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文明加入生态保护,更多受损星球恢复生机,更多“食材-科技”跨界应用诞生。而“玄奘号”的故事,也将继续在星海间书写——它会见证味道如何改变生态,见证科技如何赋能味道,见证全宇宙文明如何携手,用小小的食材种子,守护浩瀚的宇宙家园。
这场关于味道、科技与生态的传奇,终将永远回荡在星海间,成为全宇宙文明共同的信仰:以味道为始,以生态为终,让每一片星空都有美味,每一颗星球都有生机,每一个文明都有未来。
喜欢西天取经?先帮我充个会员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西天取经?先帮我充个会员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