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还没散尽,警察局只剩值班人员了,食堂的工作也清闲了两天,程秋霞盘算着带飞飞回靠山屯住几天。一大早,娘俩就收拾好了换洗衣物用小包袱装好,刚走到公安局大院门口,迎面就碰上了脚步匆匆的王建军局长。
“秋霞嫂子,这是要带飞飞回屯子?”王建军停下脚步,脸上带着笑,目光落在她们的小包袱上。
“是啊,王局长,趁着这两天食堂活儿不多,带飞飞回去看看,住个一周就回来。”程秋霞笑着回答。
王建军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哎呦,正好碰上你了!有个事儿跟你说。”他压低了些声音,“去年年底那会儿,咱们不是顺藤摸瓜,端了那几个隐藏在垃圾处理站的特务窝点嘛,后来不是又揪出几个在黑市流窜接应的同伙?”
程秋霞点点头,这事她听孙志刚他们提过一嘴,当时闹得挺大,距离忙的脚打后脑勺。
王建军继续说:“这帮家伙,手里不干净的东西不少。上面审查完了,有一批确定是贼赃的,但不是危险品,就批示下来,当做内部福利,便宜处理给各单位表现好的同志。我好歹也是个局长,近水楼台先得月,给咱们局里抢来了几辆自行车!都是七八成新的‘飞鸽’、‘永久’,比市面价便宜一大截,还不要票,我记得……你好像还没自行车吧?来回跑屯子也不方便,要不要考虑一辆?”
程秋霞一听,心猛地跳了一下。自行车!这可是大件,她来县城工作后,确实攒了些工资和补助,但一直没舍得花,也寻思着弄辆自行车。现在局长说内部处理,价格便宜……
她有些犹豫:“王局长,这……这合适吗?我这才来没多久……”
王建军摆摆手,语气肯定:“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是烈属,工作勤勤恳恳,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次处理贼赃,本来就有照顾困难职工和先进分子的意思。能发现特务也有你们母女俩一份功劳,所以我给你留了个指标,是一辆天津产的‘飞鸽’二六的自行车,女同志骑正好,轻便。你要是要,我就让人推出来,钱要是不趁手,从你后续工资里慢慢扣都行。”
程秋霞心里快速盘算着,这机会确实难得。有了自行车,以后回屯子、在县里办事都方便太多。她看了看身边仰着小脸听大人说话的飞飞,一咬牙:“王局长,谢谢您惦记!那……那我要了!多少钱?我这儿有现钱。”她说着就去掏那个贴身放钱的布包。
“五十就行。”王建军报了个数,果然比市价低了不少。
“怎么这么便宜?别是你自己还要往里搭钱吧?”程秋霞利索地数出钱,递了过去。
“那不能,新的卖170,这是个半旧不新的。”王建军接过钱,立刻回头对门卫室喊:“小张!麻烦你去后面仓库,把那辆二六的‘飞鸽’推出来给程嫂子。”
“好嘞!”
不一会儿,一辆半新的黑色‘飞鸽’牌二六自行车就推到了程秋霞面前。车把锃亮,铃铛清脆,虽然有些细微的划痕,但整体看着十分精神。
“哎呦!这可真是…正经不错啊…”程秋霞摸着冰凉的车把,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飞飞也好奇地围着自行车转,伸出小手摸了摸光滑的车座。
王建军笑道:“快骑着试试!正好驮着飞飞回屯子,也让你那些乡亲们看看,咱公安局的职工,待遇不差。好好读书,工作以后都能骑上自行车。”
程秋霞也不再推辞,把包袱往车把上一挂,小心翼翼地把飞飞抱到前边大梁上坐稳,自己一偏腿骑了上去。
“嫂子慢点,我给扶着后面你先在院里骑两圈。”
一开始车把还有点晃,但她毕竟是干惯了农活的人,平衡感好,蹬了几下就稳当了。
“王局长,那我们走了!谢谢您啊!”程秋霞回头道谢。
“路上慢点!替我给老郑和屯子里乡亲带个好!”王建军挥挥手。
有了自行车,回屯子的路仿佛都短了不少。 程秋霞骑着车,飞飞坐在前梁上,小风吹在脸上,冷飕飕的,心里却热乎乎的。飞飞看着路边的树木和田野飞速后退,觉得比坐班车和走路有趣多了。
“妈,这个比走路快。”飞飞评价道。
“那当然!这叫自行车,两个轮子跑,当然比两条腿快。”程秋霞语气里带着自豪。
一进靠山屯,这辆在屯子里的人看来崭新的自行车果然引起了轰动。
正在村口溜达的李风花第一个看见,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嗷一嗓子:“哎呦我的老天爷!秋霞!你这是……这是骑上洋车子了?!”
这一嗓子,把王淑芬、张盛慧,还有附近几户的人都喊了出来。
“哎妈呀!真是自行车!还是‘飞鸽’的!”
“秋霞,你在县里发财了?这都买上收音机里的二六自行车了。”
“这车真精神!看着就轻快!比那个二八大杠好啊,那个得站着骑。”
程秋霞捏闸停下,脚支着地,笑着解释:“发啥财啊!是局里内部处理的,旧的,便宜。王局长照顾我,给了一个指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