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还在寒暄,包间门又被推开。
王根平带着老婆和女儿儿子进来了。紧接着,赵仁学也带着儿子到了。
“来来来,我就不招呼了,快坐!” 曹昆一边给彼此介绍,一边泡着茶说道。
包间瞬间热闹起来,互相介绍,寒暄声、小孩的吵闹声混成一片。
跟平的儿子和赵仁学的儿子,闻着茶香味,一个劲的嚷着要喝茶。
“二哥,你看看吧,这两家伙,现在喝茶都有些上瘾了。你看着办。”
王根平在那幸灾乐祸的说道。
“一边去吧你,想骗我的茶没门,我也不多。不过可以给三个小家伙泡一杯,大人就将就着喝。”
曹昆又拿出小罐里茶叶给三个孩子泡了。
这时服务员拿着厚厚的菜单和点餐平板进来,微笑着问:
“各位老板,现在点菜吗?”
菜单立刻被传递开来。
徐莉和张瑶的朋友们凑在一起,小声商量着,点得比较克制,主要是一些凉菜(拍黄瓜、蓝莓山药)、小份的酱骨头(1斤)、几个炒菜(地三鲜、干煸豆角)。
到曹昆这里,他直接对服务员说:“大份的酱骨头,先来两份!一份酱香,一份麻辣!”
他知道这家的招牌就是大份棒骨,分量足,肉多。
服务员:“好嘞!大份酱骨头两份!”
曹昆把递给了跟平那边,几人又点了。
“特色大拉皮,锅包肉(老式糖醋的),拔丝地瓜给孩子们,干炸小黄鱼一份,东北大拌菜一份,菌菇汤一大份…”
点的都是硬菜或者特色菜。
最后,曹昆对着莉莉几个朋友说道:
“你们再看看,喜欢什么再加,别客气!”
小雅笑嘻嘻地说:“那…再来个风味茄子和辣炒花蛤?”
点完餐,曹昆对服务员说:“再来几瓶冰镇的大窑和椰汁。”转头又问三个男的,
“你们整白的?还是啤酒?”
“天热,喝点冰啤酒吧。” 王根平说道。赵仁学也点头同意。
“行!服务员,再来6瓶冰镇啤酒!” 曹昆吩咐道。
服务员飞快地在平板上操作着,脸上笑开了花:
“好的老板!拍黄瓜、蓝莓山药、小份的酱骨头(1斤)、地三鲜、干煸豆角、大份酱骨头(酱香、麻辣各1)、特色大拉皮、锅包肉(老式糖醋)、拔丝地瓜、干炸小黄鱼、东北大拌菜、菌菇汤、风味茄子、辣炒花蛤… 饮料是大窑、椰汁各3瓶,冰镇啤酒6瓶!您看还需要主食吗?我们家的酱油炒饭和特色花卷也很受欢迎。”
“主食等会儿看情况再上。”曹昆说道。
“好嘞!各位老板稍等,菜很快上来!” 服务员抱着平板,脚步轻快地出去了。
点菜完毕,包间里气氛更加热烈。
王根平的老婆和徐莉她们聊起了孩子和大学生活,王根平、赵仁学则和曹昆低声聊着什么。
几个年轻人加上张瑶,已经开始研究手机游戏组队了。
三个小孩倒是在椅子上静静坐着,时不时的喝一口茶。
空气中酱骨的浓香混合着各种期待,一场热闹的聚餐正式拉开了序幕。
曹昆看着眼前这闹哄哄又充满烟火气的场面,感受着钱包厚度带来的“底气”,心里那点因为积分和任务次数带来的焦虑,暂时被这喧腾的人气压了下去。
真的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
这顿饭吃得热闹又尽兴,酱骨头的滋味确实名不虚传。
大人们早已停筷,悠闲地喝着茶闲聊,孩子们还在不紧不慢地对付着盘子里最后的肉和拔丝地瓜。
之前点的冰啤酒,在啃骨头时就被分完了。
等孩子们终于吃完,桌上也基本光盘,没什么可打包的。
曹昆爽快地起身结账——看着点得多,其实花费不到六百块。
王根平和赵仁学都没开车来,一个嫌停车麻烦,另一个本就打算可能要喝酒。
走出餐馆,王根平媳妇带着孩子先回家了。
曹昆看了看剩下的人:赵仁学、王根平、徐莉、张瑶和她们的三个朋友,还有赵仁学的儿子。
“找个地方坐坐?茶楼?” 曹昆提议。
徐莉很有眼色,看出曹昆三人有事要谈,主动说:
“大叔,你们去吧。小宇要不要跟我们去广场那边逛逛?那边有超市和小店。”
赵仁学问儿子:
“想跟哥哥姐姐们去玩吗?”
见小宇点头,便说:
“行,去吧,别乱跑,等会儿爸爸去接你。”
广场就在旁边,很安全。
“好,你们带小宇玩会儿,晚点去对面茶楼找我们。”
曹昆对徐莉交代了一句。
安排妥当,曹昆、王根平、赵仁学三人径直走向马路对面的茶楼。
---
在茶楼僻静的角落坐下,点了一壶龙井。
袅袅茶香中,王根平舒服地喟叹:“真难得,这么齐整热闹。”
曹昆抿了口茶,看向赵仁学,直接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