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威名远播,百川归流
王苟华那惊世一箭,不仅击退了“深蓝之歌”人鱼族的进犯,其蕴含的无上威能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想象。箭矢撕裂空气的尖啸、汐使者重伤败退的景象、以及那柄坠河的晶莹三叉戟,都通过溃散的人鱼战士之口,迅速在临近的水域传开。
但这消息的传播远不止于水下。
天空之中,那些原本只是盘旋窥伺的“雷羽雕”、“铁喙鸦群”等天空种族,亲眼目睹了那道撕裂雾气的乌光以及其带来的恐怖后果。它们虽不通人言,却有着原始的恐惧与对强者的敬畏。自此,它们盘旋的高度悄然提升了许多,尖利的鸣叫中也少了几分挑衅,多了几分谨慎,再不敢轻易靠近人族村落的核心空域。
地底深处,一些感知敏锐的种族,如“熔岩魔”、“地穴巨蟹”等,也通过大地的轻微震动和能量余波,隐约感知到了河畔那一闪而逝的恐怖气息。它们对地面上这个原本看似弱小的“猿人”部落,重新投以审视的目光,短期内,地底的骚扰活动明显减少。
一时间,以人族部落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竟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宁静。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界限被划定,万族的目光依旧聚集于此,却少了许多直接的试探与挑衅。这是绝对力量带来的短暂威慑。
人族部落内部,劫后余生的狂喜逐渐沉淀,转化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凝聚力。所有族人都坚信,他们有“启慧者”的庇护,拥有足以震慑强敌的力量。这种信念,化作更加炽热的信仰之力,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东皇钟、神农鼎等神器,尤其是那柄轩辕剑胚,其上的金光几乎凝为实质,隐隐发出龙吟般的轻鸣。
战首坚爪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战略窗口期。在与其他头领商议后,他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主动出击,搜寻并招纳周边区域零散的猿人部落!
“启慧者赐予我们力量,不仅是让我们自保,更是要我们壮大族群,播撒文明之火!” 坚爪在集会上激昂陈词,“如今四方暂平,正是我们寻找失散同胞,让他们也沐浴神恩,共享安宁的时候!”
这一提议得到了全族的热烈响应。很快,数支由精锐战士、熟悉地形的猎手以及善于沟通的祭司学徒组成的“招纳使团”被组建起来。他们携带象征和平与邀请的、用彩色羽毛和贝壳装饰的木杖,以及少量由神农鼎滋养过的、能快速恢复体力的干粮,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发了。
招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向东的使团,在一片瘴气弥漫的沼泽边缘,发现了一个不足百人的小部落。他们以捕食沼泽中的鱼虾和菌类为生,生活极其困苦,对外界充满恐惧。使团成员没有强行靠近,而是在安全距离展示带来的食物,并用伏羲琴的简化乐器奏出安抚的旋律。经过数日的耐心接触和展示人族部落富足、安全的景象(通过简单的图画),这个饱受环境折磨的小部落最终被感动,全体加入了人族。
向南的使团,在茂密的丛林中遭遇了一个更为原始、甚至保留着食人习俗的凶悍部落。初次接触时,对方充满敌意。使团没有退缩,战首坚爪亲自带队,在展示武力的同时,也送上了精美的工具和盐块(巧手新近从矿物中提炼出的珍贵物品),并承诺传授更先进的狩猎和建造技术。恩威并施之下,这个部落的首领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臣服与归化。
向西的使团,在高原地区找到了一个以驯养一种类似羚羊的兽群为生的游牧部落。他们崇尚自由,不愿定居。使团尊重其习俗,并未强求他们迁移,而是建立了友好的贸易关系,用粮食和工具交换他们的毛皮和牲畜,并邀请他们随时可以到人族部落交换物品或寻求帮助,逐步将其纳入盟友体系。
向北的使团则最为艰险,他们需要穿越一片被强大异兽“地行龙”盘踞的荒原。使团成员利用新炼制的“示警符石”提前规避危险,历经艰辛,最终在一处山谷中找到了一群因躲避兽潮而藏匿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猿人。他们的加入,为人族带来了关于北方地理和异兽的宝贵知识。
源源不断的零散部落被招纳、结盟或建立联系,人族的人口如同滚雪球般快速增长,活动范围急剧扩大,控制的资源也日益丰富。新的村落如雨后春笋般在周边适宜的土地上建立起来,一条条安全的商道被开辟出来。
王苟华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欣慰。这才是文明应有的扩张方式——不是纯粹的征服与毁灭,而是融合、吸纳与共同进步。人口的暴涨和地域的扩张,带来了更庞大的信仰之力和更复杂的管理需求,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崆峒印所代表的秩序法则、伏羲琴的心灵网络以及慧眼的记录体系的加速完善。
轩辕剑胚在如此浩大的人道气息滋养下,终于发生了质变。某一夜,当又一支数百人的部落全体归附,举行盛大的融合仪式时,剑胚爆发出冲天的金色光柱,光芒中,一柄造型古朴、剑身刻有山川草木与农耕畜牧图案、散发着堂皇正道气息的圣剑虚影,缓缓凝实。
圣道之剑,轩辕剑,即将真正出世!而它的诞生,必将将人族的崛起,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
(第三十七章 完,约2150字)
喜欢我在大荒养成人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我在大荒养成人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