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塔纳光阴,薪火相传
神农鼎带来的生机,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猿人部落渡过饥荒,更悄然改变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对植物生长的依赖和观察,让它们对季节变换、日月更替有了更敏锐的感知。而随着部落人口的缓慢增长,以及崆峒印带来的内部稳定,一种新的需求开始萌芽——如何将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更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
缺耳猿人日益年迈,它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不如从前。它最大的忧虑,不再是明日的猎物,而是如何确保自己从“启慧者”那里获得的、以及部落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宝贵知识,不会随着自己的老去而消失。它尝试更频繁地在地上刻画符号,更详细地对年轻猿人比划狩猎技巧和草药知识,但效果有限。年轻猿人天性活泼,耐性不足,往往学得粗枝大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髓。
时间,成了这个初生文明面临的新敌人。知识的传承,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反复的打磨,而自然的时间流逝,对于急需积累的原始部落来说,显得如此仓促。
暗处的王苟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困境。他想到了自己构想中的“昊天塔”——一座能调节时间流速的时空间宝塔。若真有此物,便可在塔内创造出一个加速学习的环境,让知识的传承事半功倍。然而,真正的时空扭曲何其困难,以他目前的能力,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王苟华沉吟着,“昊天塔的核心是‘时间’与‘空间’的异常。我无法创造真正的加速空间,但能否制造一个‘感知’上的异常?一个能让人心神沉静、思维专注,从而提升学习效率的环境?”
这个想法让他眼前一亮。他需要找到一种能影响精神感知、营造特殊氛围的材料或方法。他想到了之前炼制崆峒印时,那种令人心绪平静的气息。或许,可以从“静”与“专注”入手。
他回忆起曾在某处山谷见过一种奇特的“静心石”。这种石头通体灰白,触手冰凉,靠近它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心平气和,杂念减少。王苟华立刻动身,采集了数块品质最佳的静心石带回洞窟。
炼制“塔”的胚胎,不同于之前的器物。塔象征着秩序、层次与升华。王苟华没有急于将静心石熔炼,而是先用心火将其煅烧得更加纯净,去除杂质,同时反复将“宁静”、“专注”、“思维加速”、“记忆沉淀”等意念融入石料之中。
接着,他开始塑形。他脑海中观想的并非高耸入云的巨塔,而是一座小巧玲珑、仅有一尺来高的七层石塔模型。每一层塔身,他都雕刻上极其细微、蕴含静心宁神效用的纹路,塔檐角微微上翘,暗合某种汇聚意念的阵法雏形。塔的核心是中空的,王苟华将一块最核心的静心石置于塔心,并引导自身气血心火,在其中构筑了一个微型的、能够缓慢吸收和释放“宁静”意念的能量循环。
整个过程耗时良久,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当成型的七层小塔静静立在面前时,塔身散发着淡淡的灰白色光晕,一股令人心神安宁、思维清晰的气息弥漫开来。王苟华靠近试验,发现自己思考问题时,确实比平时更加专注,一些复杂的国术招式要领在脑海中演练时也顺畅了不少。
“成了!虽然不是真正的时光加速,但这座‘静心塔’应该能显着提升学习效率和领悟能力!”王苟华心中振奋。这无疑是解决猿人知识传承难题的一把钥匙。
接下来,是如何将这座塔“送”出去。直接放置显然不行,太过突兀。王苟华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缺耳猿人。他选择在一个月圆之夜,当缺耳猿人因为担忧传承而辗转难眠时,通过之前建立的信仰联系,将关于“塔”的意象——一个能让人沉静下来、更快学会东西的“智慧之屋”——清晰地传递到了它的梦境中,并暗示了塔可能出现的地点。
翌日,缺耳猿人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带领几名心腹,按照梦中的指引,来到了部落附近一处僻静、有天然石壁遮挡的小山谷。就在谷地中央,它们发现了那座散发着宁静气息的七层灰白石塔。
当缺耳猿人的手触碰到塔身时,一股清凉平和的气息顺着手臂涌入脑海,连日来的焦虑和疲惫顿时消散大半,思维变得异常清晰。它瞬间明白了这座塔的用处!这是“启慧者”赐下的第四件神器,是专门用来传承智慧的宝物!
缺耳猿人如获至宝,亲自将静心塔迎回部落,没有将其与另外三件神器并列供奉在露天石台上,而是慎重地安置在了部落议事山洞的最深处。它宣布,这里是“智慧之地”,只有被选中的、需要学习重要知识的年轻猿人,才能在长者的带领下,进入此地,靠近神塔学习。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年轻猿人在静心塔的影响下,果然更容易沉下心来,聆听长者的讲解,模仿狩猎技巧,记忆草药特征和符号含义。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中,知识本身也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激发了年轻一代对智慧的渴望和尊重。
静心塔的存在,悄然改变着部落的文化。知识的传承从随意散漫变得系统有序,一种尊师重道、重视学习的风气开始形成。缺耳猿人更是经常待在塔旁,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从“启慧者”那里获得的启示,系统地整理,思考着部落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苟华感受到,那静心塔吸收的信仰之力,与之前的神器都不同,它更加纯净、理性,充满了对“智慧”本身的崇拜和渴望。这信仰之力反哺塔身,使得塔身的灰白光晕越发柔和,其静心凝神的效果也似乎在缓慢增强。
“知识的加速……或许有朝一日,这座塔真的能触及时间的奥秘。”王苟华看着山洞深处那朦胧的光晕,心中期待。他明白,这座塔的意义,或许不亚于黑铁矛和神农鼎。它守护的,是文明延续最核心的火焰——智慧的火种。
有了可以加速传承的“塔”,文明的薪火,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可靠的传递通道。王苟华仿佛看到,一代代更富智慧的“人”,将从这座小小的塔中走出,将文明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第十四章 完,约2150字)
喜欢我在大荒养成人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我在大荒养成人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