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火炼顽石,器道初窥门
丹劲既成,气血心火初生,王苟华的生活重心悄然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尝试炼器。
他依旧将“苟住”作为最高行动准则,每日绝大部分时间仍用于巩固丹劲修为、打磨三色霸气雏形以及必要的狩猎采集。只是在夜深人静、确保绝对安全之时,他才会寻一处更深的洞窟或隐秘的石缝,开始他笨拙而充满期待的炼器实验。
材料是最初级的,随处可见的顽石、坚韧的枯木、野兽的骨骼,甚至一些质地坚硬的土块。工具,则只有他双掌间那缕微弱却蕴含生机的淡金色气血心火。
第一次正式尝试,他选择了一块巴掌大小、质地相对均匀的灰色砂岩。盘膝坐下,凝神静气,待到心神澄澈,气血平稳,他才缓缓抬起双手,掌心相对,意念集中,催动丹田处那团温暖的气血漩涡。
一丝丝炽热的气流从丹田升起,循着经脉汇入掌心,与高度集中的精神意念融合。渐渐地,那淡金色的、如同烛火般摇曳的气焰再次浮现于掌心之上。这一次,他努力维持着心火的稳定,小心翼翼地将其靠近那块砂岩。
“嗤……”
微弱的灼烧声在寂静的洞窟中格外清晰。石头表面与心火接触的地方,开始慢慢变红、发烫,一丝丝极其细微的杂质化作青烟飘散。王苟华全神贯注,控制着心火的温度和范围,不敢有丝毫分神。这心火源自他的气血与心神,消耗极大,不过短短几分钟,他就感到额头见汗,体内气血有了明显的损耗。
他咬紧牙关,持续输出。石头表面开始出现熔化的迹象,但速度慢得令人发指,如同蜗牛爬行。一炷香的时间过去,石头仅仅被熔出了一个浅浅的小坑。
“不行,效率太低了。”王苟华撤去心火,微微喘息着,“照这个速度,想把这块石头熔穿,恐怕都得花上十天半月,更别提锤炼成形了。而且对气血消耗太大,得不偿失。”
他意识到,直接用这初生的心火去熔炼普通顽石,事倍功半。要么,需要找到更容易熔炼或本身蕴含能量的材料;要么,需要大幅提升心火的威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苟华一边继续修炼,一边开始有意识地搜寻特殊的材料。他利用初步掌握的见闻色感知,去感受周围环境中那些“气息”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大部分岩石草木的生命气息或能量反应都极其微弱,甚至没有。偶尔能感知到一些能量波动较强的植物或矿物,要么周围有强大的异兽盘踞,要么位于危险的地形,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王苟华都暂时选择了放弃,只是默默记下位置。
不过,他并没有停止实验。既然直接熔炼困难,他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不再追求熔化整个石块,而是尝试用更集中的心火,像刻刀一样,在石块表面“刻画”简单的纹路。或者,尝试将心火的力量用于“煅烧”而非“熔化”,看看能否改变材料的某些特性,比如去除杂质,增加韧性。
一次,他在煅烧一块质地松软、富含铁锈色的赤褐色石块时,有了意外的发现。当心火持续灼烧某一点时,那块区域的石头竟然变得酥脆,然后被他用暗劲轻易地捏碎,露出了里面几颗米粒大小、闪烁着微弱金属光泽的深红色颗粒。
“这是……粗铁砂?”王苟华捻起一颗颗粒,感受着那比普通石头沉重、坚硬的质感,心中一动。虽然量极少,但这证明了他的思路是对的!心火可以用来初步提纯矿物!
这个发现给了他巨大的鼓舞。他开始更耐心地进行各种尝试:用心火煅烧野兽的腿骨,得到少量灰白色的骨粉,似乎比普通骨头粉末更细腻;煅烧某种韧性极强的古藤,藤条收缩,颜色变深,韧性似乎有所增加,但更容易折断,需要掌握火候……
炼器之道,远比他想象的复杂。材料学、火候控制、结构设计,每一步都蕴含着无穷的学问。王苟华没有师承,没有典籍,全凭自己摸索,进展缓慢,失败远多于成功。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微小的发现,每一次失败的总结,都让他对自身力量的控制、对物质的理解更深一层。
他甚至开始尝试将初步领悟的“武装色霸气”的意念融入炼器过程。在用心火煅烧一根坚硬的木棍时,他尝试将那种“强化”、“坚韧”的意念包裹住木棍,与心火一同作用。煅烧结束后,他发现这根木棍的硬度果然有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提升!
“心之力,果然妙用无穷!”王苟华如获至宝。这证明,炼器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锤炼,更可以融入精神层面的力量!这为他构想中的“神器”赋予了可能性——它们或许不仅仅是锋利的武器,更能承载特殊的“法则”或“概念”。
这一日晚间,王苟华正在洞内总结近日的炼器心得,忽然,他延伸在外的见闻色感知,捕捉到了来自猿人群落方向的一阵异常强烈且混乱的情绪波动——有惊恐,有愤怒,还有……一丝决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