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的大胆猜想,也让小雅惊讶不已,她被李默的疯狂给震惊到不由自主的开始推算这个可能的可行性!
愣神了好久,想把这个可能实现,需要的东西就不是简单的东西能够完成!第一点,设备终端呢?第二点,接收器呢?
小雅望着天空,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那玩意对我们来说,有点远!”她收回目光,看向李默,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务实,“链接卫星需要特定的终端和天线,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而且,就算侥幸链接上,能否获取到有用的、未加密的信息也是未知数。”
她没有被那宏大的可能性冲昏头脑,清晰地指出了其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在生存面前,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时比明确的危险更致命。
“现在当务之急是寻找食物,洗漱,”她重复了最初进入大朗市的目标,这是维持生存的基本盘。他们的罐头虽然还有,但坐吃山空总是不安。清洁身体则关系到健康和士气。
然后,她指了指周围这片相对“完好”的废墟,提出了更具探索性的下一步:
“再走一走,瞧一瞧,”她的目光扫过那些沉默的建筑残骸,“看有没有其他,如直升机或者另一部无人机。如果能找到完整的卫星工作室,才能有一线希望。”
直升机的优先级显然高于渺茫的卫星。如果能找到一架状况良好,或者经过努力可以修复的直升机,那对他们的帮助将是颠覆性的。航程、速度、载重,都远非这架拼凑起来的无人机可比。
“无人机可以作为我们的眼睛,先去侦查一下可能存放直升机的地方,比如医院楼顶的停机坪、消防局的航空队驻地或者富豪区的私人机场。”小雅迅速制定了计划,“这样可以避免我们盲目寻找,节省体力。”
李默听了,也冷静下来。确实,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刚刚掌握无人机操控的兴奋感渐渐沉淀,转化为更扎实的行动力。
“明白了!理想太过遥远,就有些异想天开了。到时候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再悔不当初。”他点点头,“那我们先找个地方安顿一下,处理个人卫生。然后就用这‘眼睛’,把大朗市好好看一遍!”
两人收拾好工具和珍贵的无人机,将它小心地放置在相对隐蔽的地方。
希望,如同涟漪,从修复无人机开始,一圈圈地向外扩散。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地面蹒跚,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高效的载具,甚至开始思考连接遥远星空的可能。
但此刻,他们依旧脚踏实地,从寻找下一顿食物和一口干净的水开始,一步步地,在这片文明的坟场上,重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微小的秩序和希望。
大朗市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无人机的升空,为他们揭开了这座城市废墟更广阔的画卷,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喜欢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