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感觉比去时的路要近。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心理错觉。进去时,带着未知与探寻,每一步都沉重而漫长,花了整整十天。出来时,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明确的目标(离开危险区域),虽然身体同样疲惫,但感觉上只用了五天就回到了当初进入这座死城的入口。
站在那片标志着城市边缘的、相对“稀疏”的废墟上,李默放下沉重的背包,回头看了看那片吞噬了他们半个月时间却一无所获的死亡区域。灰暗的天光下,那座城市的剪影如同趴伏的巨兽残骸,沉默而狰狞。
他清点了一下物资,心沉了下去。食物,所剩无几了。压缩饼干只剩下最后几包,罐头也快见底。水倒是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饥饿是眼下最迫切的威胁。
一个头疼的问题,摆在眼前。食物短缺,这也是个致命的问题。
他坐下来,感觉肩膀无比沉重。如果龙国其他的500多个市,情况都和这个不知名的城市一样严重,甚至更糟(比如直接命中了更多、当量更大的核弹),那么常规意义上的“寻找超市、仓库”来补充食物的想法,很可能彻底行不通。那些地方要么早已被毁,要么被最初的幸存者搜刮一空,要么就像他们刚才经历的那样,潜藏着巨大的结构危险。
他们断了食物来源,也有生命危险。
铜市的方向也成了迷。在废墟中辗转太久,早已失去了参照物。
李默揉了揉眉心,看向坐在一旁、正默默啃着半块压缩饼干的小雅。现在,他需要她的知识,不仅仅是分析核爆,更是要找到活下去的方向。
“小雅,”他开口道,声音有些沙哑,“我们现在完全迷路了。我连大概方向都搞不清了。”
小雅抬起头,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
“我有个笨办法,但需要你。”李默指了指天空,“晚上如果能看见星星,你能不能……像古人那样,帮我们定个位?我们需要知道东边大概在哪边。”
小雅听完,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起身,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远处山脉的模糊走向,以及天空中太阳那极其黯淡的光晕。她沉默地心算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点。
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语气带着研判:
“根据我们之前走过的路程、时间,以及这片区域的地貌特征和废墟风化程度粗略推断……我们的位置大概在龙国西南部,经度大约东经133o附近。”
李默听得一愣一愣的,经度?东经133o?这东西他只在中学地理课本上见过,早就还给老师了。她居然能靠这些推断出来?
小雅没在意他的震惊,继续分析,她抬头望向北方的天空,尽管此刻什么都看不到:
“在这个经纬度上,北极星的位置,应该在我们的正北方向,但地平高度会非常低,接近地平线,很容易被远处的废墟或者大气尘埃遮挡,不太好找。”
李默的心沉了一下,连北极星都难找吗?
“不过,”小雅话锋一转,“我们可以先通过其他明显的星座,比如冬季大三角或者北斗七星来辅助定位,反推出北极星的方向。只要确定了正北……”
她看向李默,眼神恢复了那种属于学者的冷静和自信:
“我们就能知道东、南、西各个方向。首都,在我们的东北方向。虽然不知道具体距离,但至少我们不会在原地打转了。”
李默看着她,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个女孩,简直是一个行走的人形导航仪和百科全书!
“好!”他压下心中的激动,立刻同意,“那我们现在赶紧修整,保存体力。等晚上,我们开始研究天文!”
于是,两人在附近找了一处背风、相对干净些的断墙后面,作为临时营地。他们吃掉了为数不多的食物,节省地喝着水,等待着夜幕降临。
这一次,他们的生存希望,不再仅仅依赖于李默的直觉和力气,更寄托在了小雅那深不可测的知识库上,寄托在了那片被核尘埃遮蔽了许久、却依然在宇宙中规律运行的星辰之上。
在文明的尽头,他们试图用最古老、也最精确的知识,为自己在茫茫废土中,寻找一条通往可能存在的希望的路径。
喜欢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