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黄蜂的兴奋与疲惫尚未完全散去,洛杉矶湖人队的训练馆内,氛围已然切换至新的频道。
挂在墙上的战术板,对手的标记从黄蜂的蜂巢图案,更换成了达拉斯小牛队(现独行侠)那简洁的队标,以及一个格外醒目的名字——德克·诺维茨基。
西部半决赛的对手,赫然是那个在常规赛势如破竹、豪取61胜、高居西部榜首的达拉斯小牛。
“好了,小伙子们,庆祝时间结束。”菲尔·杰克逊的声音在训练馆内回荡,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欢迎来到真正的挑战。达拉斯,德克,他们等我们很久了。”
最后一句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心,在更衣室里漾开复杂的涟漪。常规赛被小牛横扫的老将而言,达拉斯小牛和德克·诺维茨基,意味着一段不愿回首的往事,一个亟待雪耻的对手。
“德克……”保罗·加索尔喃喃自语,眉头微蹙。作为同样技术流的内线,他深知诺维茨基那手无解的金鸡独立后仰跳投有多么难以防范。
“还有贾森·基德那老家伙,”德里克·费舍尔补充道,“他可不会像克里斯(保罗)那样跟你拼速度,但他会用经验和对比赛的理解把你磨死。”
“别忘了贾森·特里,”罗恩·阿泰斯特瓮声瓮气地说,“那个‘喷气机’,抽起风来能射穿任何篮筐。”
训练开始前,教练组播放了小牛队的比赛集锦。画面中,诺维茨基在各种防守下轻松得分,投篮手感柔和得如同抚摸;贾森·基德大师级地掌控节奏,送出一个个看似简单却刀刀见血的传球;
肖恩·马里昂用他怪异的姿势完成空切和防守;泰森·钱德勒在内线翻江倒海,守护篮筐;而贾森·特里则像一把致命的匕首,随时准备从替补席上站出来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这支球队,”迈克·布朗教练指着屏幕,“纪律严明,经验丰富,投篮能力顶级。他们不像黄蜂那样依赖某个点的爆发,他们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能发挥作用。防守他们,需要我们付出120%的努力。”
战术分析会上,重点自然围绕着如何限制诺维茨基展开。包夹?诺维茨基的出球能力已被基德磨练得愈发精湛。单防?加索尔和奥多姆轮番上阵,但面对那几乎无法封盖的投篮,效果如何仍是未知数。
“林,”菲尔·杰克逊突然点名,“你对上他们时,有什么想法?”
林昊愣了一下,没想到禅师会问自己。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他们的防守轮转很快,基德的预判非常准。想用传球直接撕开防线可能很难。或许……可以更多利用无球移动,攻击他们的防守衔接点,或者利用挡拆后的小打大机会?”
他指的是面对诺维茨基或钱德勒换防时的可能。
禅师点了点头,不置可否:“思路可以。但记住,面对达拉斯,耐心比创造力更重要。减少失误,把握住他们给你的机会。”
训练中的对抗明显提升了一个等级。教练组刻意模拟小牛队的防守体系——快速的轮转补位,对传球路线的压迫。林昊发现,他的【视线诱导】在面对基德这种经验老辣、几乎不吃假动作的控卫时,效果大打折扣。
而小牛队的整体防守纪律性,也让他的【低存在感】难以找到真正的“真空地带”。
一次队内对抗,林昊试图用一记诡异的击地传球找到空切的巴恩斯,球却被模拟马里昂防守的球员提前判断,伸手断下。
“太明显了,菜鸟!”模拟基德的史蒂夫·布雷克喊道,“贾森(基德)会看穿这种球的!”
林昊挠了挠头,感受到了压力。小牛队像一堵厚实的墙,他的“幻影”技巧似乎遇到了克星。
训练结束后,林昊没有加练,而是独自坐在场边,回想着集锦里诺维茨基一次次无解的投篮。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支小牛队在2011年季后赛的恐怖。那是一支将团队篮球和个人能力结合到极致的球队,诺维茨基更是打出了封神般的表现。
“怎么,被德国战车吓到了?”马特·巴恩斯一屁股坐在他旁边,递过来一瓶水。
“有点,”林昊老实承认,“感觉他们没什么弱点。”
“弱点?”巴恩斯嗤笑一声,“是人就有弱点。德克怕强硬的身体对抗,基德老了速度慢,特里情绪化……关键是,我们得比他们更硬!想想去年,我们是怎么赢的?靠的就是这股气!”
拉玛尔·奥多姆也晃悠过来,慢悠悠地说:“德克的投篮是防不住的,只能干扰。但我们可以切断他和队友的联系,让其他人打败我们。至于我们……我们有科比。” 他说的理所当然。
是啊,我们有科比。林昊看向另一边正在加练后仰跳投的24号,那专注的身影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黑曼巴面对诺维茨基这个老对手,必然充满了证明自己的渴望。
当晚回到公寓,林昊终于有时间查看系统奖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