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完话,刘嬷嬷认真看她们的长相,还挨个检查了她们的头发、手,最后竟还凑近身边闻是否有体味。
小满咂舌,没想到采买个丫鬟竟也有这么多程序。
最终黎娘带来的留下了五人,小桃小满小草还有三丫和小女。三丫生得壮些,10岁了,小女六岁,长得糯米团子似的,很是可爱。
?娘那边留了三个,是那一群人中长得较好看的三个。
分别13岁、11岁和10岁。
?娘的人被选中的少些,她自觉失了脸面,捏紧了手中的绢帕。
后面的孩子们在她那里呆得久了,知她的手段,此时都噤若寒蝉。
黎娘笑成一朵花似的,轻摇着扇子随着刘嬷嬷去前院账房处领银子去了。
留下来的八个人分别被分在两个房间居住。
就是这进院子,在小满眼中比较简陋的偏房。
房间内只在东墙下盘了一铺长炕,西窗下一只洗脸的木盆,便再无其它。
从黎娘这边来的人自觉抱成小团,选了靠近正房的那间屋。这屋的炕稍微长一点。
刘嬷嬷给她们每人发了两套砖红色的半臂,内搭灰色内衫,系青色腰带,下面配灰色的裤子。
比来时穿的麻布衣好多了。
想要进内院,哪怕只是做个在院中洒扫的粗使丫鬟,也得先学规矩。
在小满看来,这就是入职前的培训嘛。
不过这培训内容过于翔实了。
首先就是先了解国公府中的人员情况,以免不小心冲撞了哪位贵人,丫鬟死于非命是小事,但是连累了选她们入府的嬷嬷们就不好了。
初代秦国公是大祁朝开国皇帝的的义子。因当年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国公,并赐国姓。所以称为秦国公府。
此时已是第三代。
国公秦甫,膝下四子。
长子秦仁死于西征,只余了一个遗腹子秦萱,今年十九岁,尚未娶妻。如今在兵部任郎中。
大房目前只有大夫人和大少爷两个主子。
二子秦义,在吏部任职。三品右侍郎。膝下有两儿两女,二房长子秦荣今年十四岁,次子秦苙三岁,长女秦蓉十八岁,去岁冬出嫁,次女秦芙,十岁。
三子儿时得天花早夭。
四子秦德,外放到苏州府任知州。
前三子都是国公夫人的嫡生子,只有四子是姨娘所生。
还有两女,也是姨娘所生,已出嫁。
如今四子外放期满回京选官,四子外放时年纪不大,未曾娶亲,在苏州做官时迎娶了苏州一富商的嫡女。
二房儿子秦义能力出色,大房孙子秦萱也不逊色,秦国公自觉后继有人,心中骄傲,但是继承人们太过优秀了,也挺愁人,到底选哪个做世子让他举棋不定。
后面这话不是别人说的,是小满自己猜测的。
这么大的秦国公府如何就挑不出来给四房用的家生子,无非就是国公夫人看不上四房,本就是庶出,还娶个上不得台面的商户之女,真是丢死人了。
但是当年毕竟是国公首肯了的,国公夫人也不能太过偏颇,就从外面伢行采买些人凑数。
这些是小桃打听来的,她说的时候心中沮丧,跟不到一个好主子,怎能奔一个好前程。
知道了内部组织架构,接下来就是实际工作内容了。
她们这群人最小的6岁,最大的也不过12岁。
四夫人肯定会带了体己丫鬟过来,她们这些人都是放在院子里做苦活累活脏活的。
简单学完规矩的第二天,就让他们去打扫四房的院子。
四房在国公府中轴线偏西。已经离后门非常近了,只隔着一个池塘。
一共有三套院子。
第一套主院,占地颇广,大门位于院子的东南角,和大门齐平的是倒座房,晚上守夜的婆子住在此间。
进了垂花门,里面豁然开朗,正面是正房,另有东西耳房。院中两边有厢房,廊檐探出,下面是抄手游廊,几根红漆廊柱立于廊下。天井被青砖铺就的路十字分开,正房门前各种了一棵树,树上还结着小青果。
小满不知道是什么树。但她马上就知道了。
“这是丁香树,上面的果子还未成熟,不得擅摘。知道了没?”刘嬷嬷告诫,“让我看见谁偷着摘了,弄折了树枝,看我不活撕了她。”
孩子们齐声点头应是。
东厢房旁边开着一个月亮门,从月亮门出去,就能走到后罩房。
后罩房共有五六间房舍,可以煮些茶水,热些饭食,还能堆一些杂物,估计也是做库房的好地方。
另外两套院子在主院后面,靠东面离主院稍稍远些的院子是给少爷准备的,院落不大,只有正房和东西厢房。
目前只有一位少爷,只得三岁,另一位还在四太太肚中。
西面挨着正房西院墙的院子是给姨娘准备的。听说四房还有两位姨娘。
她们今天就负责打扫这些院落。
比较繁重的活计,身强力壮的婆子们已经做好了,就差一些比较细致的卫生问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