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也拄着拐杖走来,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拿着几个小红包。“孩子们,新年快乐呀,这是奶奶给你们的压岁钱,祝你们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孩子们接过红包,高兴地向王奶奶道谢,萌萌还在王奶奶脸上亲了一下,惹得王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赵叔叔则带着一把锯子和一些木板走来,他笑着说:“张爷爷,我看木棚的柱子有点晃,今天没事,来给你加固一下,开春的时候孩子们也能有个更安稳的地方休息。”张爷爷连忙道谢:“老赵,真是麻烦你了,总是想着我们。”赵叔叔摆摆手:“邻里之间,客气啥。”
孩子们看着赵叔叔忙碌的身影,也想帮忙,赵叔叔笑着说:“你们还小,这些重活叔叔来做,你们好好照顾小芽就好。”乐乐只好作罢,跑到小芽旁边,给保暖棚又添了点干草。
傍晚时分,天空渐渐暗了下来,风也比下午大了些。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张爷爷、苏晚告别,临走时,他们都特意跑到小芽旁边,和小芽说再见。“小芽,明天我们再来看你。”安安说道,乐乐则把剩下的瓜子放在了保暖棚旁边:“给你留的零食。”
张爷爷和苏晚送孩子们到银杏林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雪地里,才转身回到林子里。张爷爷检查了一下小芽的保暖棚,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和苏晚一起慢慢往家走。银杏小猫跟在他们身后,时不时停下脚步,回头望一眼那盏挂在保暖棚上的红灯笼。
接下来的几天,天气时好时坏,偶尔会飘起零星的雪花,但孩子们依旧每天准时来到银杏林。他们给小芽检查保暖棚,给雪人添点雪,在林子里玩耍一会儿,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邻里们也常来探望,有时带来好吃的,有时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活,银杏林里的暖意从未消散。
正月十五那天,是元宵节。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银杏林,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小灯笼,有兔子形状的,有老虎形状的,还有圆形的,五颜六色的灯笼在雪地里显得格外鲜艳。
“我们今天来给小芽过元宵节吧!”朵朵提议道,大家一致同意。安安从书包里拿出妈妈做的元宵,有芝麻馅的,有花生馅的,还有豆沙馅的。乐乐则找来几块石头,在雪地上围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当作“桌子”。
阳阳把自己画的小芽画像放在圆圈中间,萌萌则把带来的糖果摆放在旁边,朵朵则提着灯笼,在圆圈周围走动,像是在照明。“小芽,元宵节快乐!”孩子们一起说道,声音在寂静的林子里回荡。
张爷爷和苏晚也来了,苏晚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保温桶,里面装着热乎乎的元宵。“孩子们,快过来吃元宵,过元宵节怎么能不吃元宵呢。”她把元宵盛在小碗里,分给大家,甜甜的元宵在嘴里化开,暖意传遍全身。
王叔叔也来了,他带来了一个大大的烟花,“今天元宵节,我们放烟花给小芽庆祝。”夜幕降临,王叔叔点燃了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银杏林,也照亮了孩子们快乐的脸庞。
烟花绽放的瞬间,小芽的芽苞似乎又鼓了一些,像是在为这美好的夜晚喝彩。银杏小猫吓得躲到了苏晚的怀里,却又忍不住探出头来,看着夜空中绚烂的烟花。
邻里们也纷纷来到银杏林,李阿姨带来了自己做的元宵,王奶奶带来了一些水果,赵叔叔则带来了几盏大灯笼,挂在银杏树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看着烟花,聊着天,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这个元宵节最温暖的旋律。
烟花放完了,大家又一起猜灯谜。张爷爷出了一个灯谜:“小时青,老来黄,像把扇子随风扬,打一植物。”孩子们立刻齐声喊道:“银杏叶!”张爷爷笑着点点头,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颗糖作为奖励。
夜深了,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和大人们告别。回家的路上,他们还在谈论着刚才的烟花和灯谜,眼里满是兴奋。银杏林里,红灯笼依旧在风中晃悠,小芽在保暖棚里安然入睡,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正月很快就过去了,天气渐渐转暖,积雪开始融化,露出了湿漉漉的泥土。银杏林里的雪人慢慢变小,最后化成一滩水,滋润着脚下的土地。小溪里的薄冰也融化了,溪水又开始哗啦啦地流淌,像是在唱着春天的歌谣。
孩子们发现,小芽的第四片叶子已经完全展开了,嫩生生的绿,带着淡淡的光泽。“小芽长得真快呀!”安安在小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着,脸上满是喜悦。乐乐则开始忙着给小芽的周围松土,让融化的雪水能够更好地渗透到泥土里。
阳阳背着画板,来到银杏林,他要把小芽新长出的叶子画下来。阳光洒在小芽的叶片上,叶脉清晰可见,显得格外有生机。阳阳调了颜料,细细勾勒着,嘴里还哼着小曲。
朵朵则带来了一束野花,是她在路边采摘的,小小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她把花插在小芽旁边的泥土里:“小芽,给你送花啦。”萌萌则提着小水桶,打来溪水,小心翼翼地给小芽浇水,生怕水流太大冲坏了娇嫩的叶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