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之外,是亿万人力与自然伟力搏杀的轰鸣战场,移山填海的尘埃遮天蔽日;而龙城之内,在那片精心选址、依托地热脉络构建的特殊暖房区域,却维系着一方与外界截然不同的、脆弱而珍贵的宁静。这里,是“生命方舟”计划在地表最为关键的堡垒,由辅政玥亲自执掌。空气中交融着湿润沃土的气息、植物叶片特有的清苦,以及一种弥漫在每个角落的、小心翼翼的期盼。
“长夜”的阴影已然浓重如墨,即便是在白昼,那透过尘霾的阳光也显得昏黄无力,如同病弱巨人的最后喘息。全球范围的酷寒让大地尽披银装,野外难觅生机。然而,在这座巧妙利用地下热力、以透光性最佳的薄兽皮和精心打磨的云母片覆盖的暖房之内,却顽强地守护着一片违背天时的、生机盎然的绿洲。
暖房最核心、受保护最严密的位置,摆放着寥寥数个特制的陶盆。其中一盆,植株形态最为奇特,也凝聚了玥最多的心血与期待。这是阳歌带来的、那袋源自另一个时空的种子中,最后一种,亦是发芽最为艰难、生长速度最为迟缓的一种。它的叶片狭长而肥厚,呈现出一种深沉的、近乎墨绿的色泽,叶脉在微弱光线下隐隐流动着银丝般的光泽,其形态与任何已知的本土植物都迥然不同,带着一种异世的孤高。
玥几乎将暖房当作了自己的居所。她褪下了处理联盟事务时象征身份的袍服,换上了最为简单利落的麻布衣衫,袖口高高挽起,露出虽纤细却因常年劳作而显得坚定有力的手腕。她每日定时监测土壤深处的温度与空气湿度,用收集来、并经多次沉淀净化的雪水,以近乎虔诚的态度小心浇灌,甚至会用最柔软的鸟羽,极其轻柔地拂去叶片上可能阻碍呼吸的微尘,仿佛在照料一个先天不足、却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婴孩。司农稷,这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看惯作物枯荣的老者,如今每日也必会前来。他像个最认真的学生,屏息凝神地观察着玥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那双饱经风霜的浑浊眼眸里,交织着难以掩饰的紧张与深切的期盼。
“地温还是不够,”玥将手指轻轻探入陶盆边缘的土壤,感受着那微弱的暖意,对身旁的助手低声吩咐,眉头微蹙,“今夜需再增设一处炭盆,务必置于角落,远离植株,绝不可让烟火之气沾染它。”
稷在一旁沉重地点头,皱纹深刻的脸上忧色更浓:“外头的情形是一日差过一日了,昨日巡查,又发现两处活水源头彻底冰封。这株异世奇珍……或许是我们所能握住的,最后的希望火种之一了。”
是的,希望。这早已不仅仅是一株普通的植物,它是阳歌跨越时空所带来的最后赠礼,是文明火种库中最神秘、最未知的一颗。它的成功存活与繁衍,象征着即便是在这仿佛被天地遗弃的绝境中,生命本身依然蕴含着突破极限、寻找出路的磅礴力量,象征着“希望”这个概念,能够穿透时空的壁垒,在此生根发芽。
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煎熬。在“长夜”最为深沉、寒意足以冻裂岩石的那些日子里,连暖房内其他那些经过精心筛选的耐寒作物,都显露出萎靡不振的姿态。唯有这株沉默的异世来客,尽管生长缓慢得令人心焦,却始终固执地维持着那抹深沉的绿意,仿佛在寂静中,默默积攒着石破天惊的能量。
(在绝境中守护微弱的希望,这种坚持是否也让你想起了生活中某些艰难时刻?欢迎在段评区分享你的故事,给其他读者一份鼓励!)
第469章:华夏兰香,薪火相传
希望,总在至暗时刻孕育奇迹。
在一个连呼出的气息都会瞬间凝成冰晶、格外酷寒的黎明,玥如同往常一样,提着那盏光线微弱的萤石灯,踏着轻得几乎听不见的脚步走近那方珍贵的陶盆。当昏黄的灯光照亮植株中心时,她的身形猛地定格,呼吸为之停滞。
就在那丛墨绿色厚叶的紧密环抱之中,一支细长的、被紧紧包裹的蓓蕾,不知何时已悄然探出头来,倔强地挺立着。那蓓蕾的顶端,隐约透出一丝极其淡雅、近乎纯粹无瑕的洁白。
“稷司农!快!快过来看!”玥的声音因激动而带着明显的颤抖,她甚至不敢大声呼唤,生怕惊扰了这脆弱的新生。
稷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扑了过来。当他的目光捕捉到那枚虽然细小、却蕴含着无限生机与韧性的花苞时,这位一生见惯风雨、情绪极少外露的老农官,眼眶瞬间通红。他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用力地、不停地点着头,仿佛在用全身的力气表达内心的狂喜与震撼。
接下来的数个日夜,整个龙城核心层的心,仿佛都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系在了这枚小小的花苞之上。勐在督工“地脉疏导”工程的百忙之中,总会抽空前来看上一眼,沉默的目光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绘在整理浩瀚的《万族图志》间隙,也会特意绕道而来,用他画惯了符号与图形的手,仔细记录下花苞每日那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