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则是这项工作的坚定支持者。他常常默默地坐在一旁,看着阳歌测量日影,眼中充满了欣慰。有时,他会指着某颗刚刚升起的亮星,说出一个古老的名字,以及与之相关的、关于季节和狩猎的谚语或传说碎片。
“荧惑(火星)出东方…狩猎远行…” “参星落…河水涨…” “大火(心宿二)现…种粟时…”
这些零碎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被阳歌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与他系统的观测记录相互印证。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阴雨天无法观测日影,浓云会遮蔽星空。记录的岩面上,曲线时断时续。但阳歌坚持不懈,他知道,积累足够的数据,才能发现真正的规律。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巫将阳歌和岩灵叫到星图前。他指着星图中一颗不起眼的星辰,又指了指东方地平线附近一颗刚刚升起的、略显红色的亮星,说出了两个词。
阳歌没听懂那个词,但岩灵解释道:“巫说…那颗星…叫‘辰’。它每次在日落时从东方升起…距离第一次在清晨看到它…正好过去…”她费力地数着手指,最后不确定地说,“很多个太阳月亮循环…是种下粟米的…最好时机。”
阳歌心中一震!“辰”?黄昏时东方地平线上的红色亮星?这听起来极其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大火星(心宿二)昏见”以定春分的古老农谚!
难道两个时空的文明,竟然遵循着如此相似的星辰历法?
他激动地记录下这个信息,并将“辰”星的出现与日影长度变化进行对照。
时间一天天过去,岩石上的刻痕越来越多,日影曲线逐渐呈现出清晰的趋势。阳歌对这片原始世界的季节变换,开始有了初步的、量化的认知。
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时间,更是在尝试解读这片天地运行的密码,试图将华夏文明古老的智慧,与这个部落残存的记忆碎片,以及自己的观测实践,融合成一部属于这个部落的、崭新的历法。
这部历法,将是指引他们走向农耕文明,摆脱纯粹依赖狩猎采集漂泊命运的第一块基石。
他知道,当第一个完整的周期被记录下来,当播种和收获的时间能被准确预测时,部落的未来,将迎来真正的曙光。
(第十一章 完)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