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例外”成为刚需
“宇宙闹钟”滴答作响,银河系仿佛一架日益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秩序带来了效率,却也带来了某种无形的窒息感。嬴政站在白虎殿巨大的星图前,看着代表无数文明的光点准时闪烁,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他耳边回响着审计员-α最后的警示:“……那些‘意外迟到者’,那些需要‘额外睡眠’的文明,它们的空间又在哪里?”
“秩序过载,本身是否也是一种熵增?”嬴政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像是在问身后的核心成员,也像是在问自己。“若宇宙万物皆按既定程序运转,毫无意外,那与一台冰冷的、终将耗尽能量的机器有何区别?”
张良轻摇竹扇,若有所思:“首席所言极是。《庄子》有云,‘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过度的‘巧’与‘智’,或许正是我们面临的新困境。”
“那就给这艘‘系得太紧的舟’,松一松缆绳。”嬴政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需要一场……被允许的‘意外’。一张,宇宙级的‘请假条’。”
制度基石:《例外法案》与银河例外日
冯劫领受的任务,是起草一部前所未有的法案。数日后,《关于文明活性维持与例外权益保障暂行条例》(简称《例外法案》)颁布。法案核心条款规定:每月第七个“银河标准日”,被设定为“银河例外日”。在这一天,联邦任何公民,乃至所有接入星纹网络的友好文明,均有权通过系统提交一次“无理由请假”。无需审批,无需解释,系统自动核准,且不留任何负面记录。在这24小时内,参与者有权拒绝一切非紧急的工作、社交与打卡义务,彻底放空。而违背此日“休息”精神,强行工作或进行高强度有序活动者,唯一的处罚是——罚抄蕴含“无为”、“逍遥”思想的《庄子·逍遥游》全文一百遍。
此法案一出,联邦内部再次哗然。习惯了规律作息的人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强制空白”,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公输哲和张苍的任务更为艰巨:他们要创造一个能支持“大规模、合法化意外”的技术环境。他们选中了星纹残卷中最为稳定、负责能量协调的卷八〈总线〉,进行了一场疯狂的改造。他们引入了基于量子延迟选择实验原理的“混沌算法”,将其嵌入星纹网络的核心。
在“例外日”启动时,这个被戏称为“混沌引擎”的系统会开始运作。其影响范围极广,但效果极其微妙:某些恒星的亮度会出现无法预测的、微小的随机波动;太阳风的粒子流会短暂地呈现出非周期性的扰动;甚至,部分敏感个体的“第二心跳”手环显示的心率节律,也会出现一丝不易察觉的、自然的“不齐”。这一切,并非系统故障,而是“混沌引擎”在物理层面,为所有可能的“迟到”、“缺席”和“状态不佳”,提供了一个无可指摘的、宇宙级的“硬件借口”。
“看,不是我想迟到,”一个在例外日睡过头的格物院学徒,指着窗外一颗正不规则闪烁的恒星,理直气壮地对他的导师说,“是宇宙本身今天就不稳定!”
萧何的经济体系再次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他推出了与“清醒币”、“静心点”并行的第三种数字凭证——“例外币”。每位公民在“银河例外日”成功提交并履行一次有效的“无理由请假”,即可自动获得一枚“例外币”。这种货币可以兑换“迟到免扣券”(用于抵消非例外日的打卡失误)、“深度发呆加速券”(可累积用于兑换更长的休假),甚至可以在特定商店兑换“惊喜盲盒”。
而为了鼓励人们真正行使这份“例外权”,系统设定:连续三十个标准日未曾提交任何请假(包括例外日请假和非例外日的正当理由请假)的公民,将被视为“过度有序潜在风险个体”,系统会强制扣除其一定数量的“清醒币”作为“平衡调节”。此令一出,“例外币”系统上线一小时内,银河系范围内提交的“无理由请假条”数量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峰值,几乎导致数据处理系统短暂“爆仓”。
张良则继续在文化层面深耕。他发起了“第一届银河系无理由请假条创意征集大赛”,规则只有一条:用三行以内的文字,写出最富想象力、最无厘头、或最具哲学意味的“请假理由”,文体不限,越荒诞越好。
参赛作品如雪片般飞来:
“今日灵感休假,大脑申请同步放假。”
“家门口的蚂蚁正在举行国庆游行,需围观助威。”
“怀疑重力今日休息,恐无法站稳,特申请卧床验证。”
而获得冠军的理由,简单至极,却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今日不宜存在,明日再来。”这句充满后现代虚无与洒脱的话,被张良亲自监督,由公输哲团队动用星纹微雕技术,刻录在了一颗脉冲周期极其稳定的中子星表面,成为了宇宙中一个永恒存在的、“合法荒诞”的文化地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