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帐内陷入沉思之际,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与整齐的脚步声。萧何起身告罪,出帐查看。片刻后回返,禀报道:“沛公,是韩信将军在操演新阵。”
刘邦似乎兴致勃勃,对嬴政邀请道:“韩信练兵,颇有些门道。先生若有兴趣,不妨一同观看?”
嬴政欣然应允。众人登上营中一座望楼,只见下方校场上,数千士卒正在一员年轻将领的指挥下变换阵型。那将领身形挺拔,面容冷峻,指挥若定,口令清晰有力。士卒们在他的调度下,进退有序,阵型变幻莫测,虽杀气不似楚军那般外露,却透着一股严谨与高效。
“此子原在项羽麾下不得志,投我之后,确有大将之才。”刘邦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嬴政静静地看着,心中了然。韩信之才,他已有耳闻,亲眼所见,更觉名不虚传。汉营之中,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其人才之盛,确实远超表面所见。
回到大帐,气氛似乎融洽了许多。嬴政借着刚才的话题,再次看向张良:“子房先生,在下还有一事请教。昔年博浪沙一击,震动天下。世人皆言先生为韩复仇,其志可嘉。然,暴秦若亡,天下当立何样新朝?是复六国旧制,诸侯并立,战火不休?还是……能有新路,使天下苍生,免受离乱之苦?”
这个问题,比之前更加深刻,直指张良的理想与信念。
张良沉默良久,帐内只闻灯花噼啪之声。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悠远的意味:“良年少时,确只为家国之仇。然行走天下日久,见百姓流离,士卒白骨,方知私仇易解,天下之安难求。复六国,不过是重蹈覆辙。然新路何在……”他望向嬴政,目光深邃,“良亦在探寻。或许,如先生方才所言,‘仁义’之名,辅以‘务实’之策,约束兵戈,安定民生,方是根基?”
嬴政颔首:“子房先生高见。然,‘仁义’需制度保障,‘务实’需力量维系。无制度,则仁义为空谈;无力量,则务实为虚妄。如何平衡二者,缔造一个既非独夫暴政,亦非诸侯乱战的天下,或许,才是真正的难题。”他这番话,既是对张良的回应,也隐约透露出自己超越时代的思考。
刘邦听着二人的对话,眼神闪烁,显然这些话题对他而言有些深奥,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民心、制度、力量。
会谈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当嬴政起身告辞时,刘邦与张良亲自送至营门。
“先生之言,发人深省。”张良拱手道,“望日后还有机会,与先生坐而论道。”
“定有机会。”嬴政还礼,意有所指。
离开汉营很远,蒙坚才低声道:“陛下,看来这刘邦,并非只想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
“他的野心,写在眼里。”嬴政望着远方咸阳的轮廓,“而张良所求,比朕想象的更为深远。此行不虚,至少……种子已经播下。”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峻:“现在,该回去处理那些躲在暗处的‘朋友’了。黑冰台关于‘逆流’和那股关东资金的调查,该有结果了。”
夜色渐浓,马队悄然返回咸阳。一场深入敌营的“问道”暂告段落,但由此引发的思想涟漪与战略转向,才刚刚开始扩散。而咸阳城中,一场针对潜伏敌人的清剿行动,也已悄然部署完毕。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