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市中央,原本喧嚣的人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骤然降至冰点。所有的目光,或好奇,或质疑,或幸灾乐祸,或隐含担忧,都死死地聚焦在那片被临时清空的比试区域,聚焦在那两个相对而立的少年身上。
一方是丹鼎峰外门颇有名气的李骏,衣袍华美,丹炉精良,神色间带着属于正统丹师固有的倨傲与一丝即将碾压对手的笃定。
另一方,则是近来声名鹊起却出身低微的药园杂役赵小白,衣着朴素,丹炉寻常,面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不起丝毫波澜。
执事弟子立于场中,目光扫过双方,沉声再次确认规则:“比试内容,炼制聚气丹。材料自备,时限三个时辰。以最终成丹数量、品质论胜负。由在场诸位同门共同见证,胜负结果,双方不得再有异议。可都明白?”
“明白。”李骏昂首应道,声音洪亮,刻意营造出强大的自信。
赵小白只是微微颔首,吐出一个字:“可。”
“既如此,比试开始!”
话音落下,李骏几乎立刻行动起来。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法诀变幻,一道赤红的火焰自特制火石上窜起,精准地投入他那尊刻有火焰纹路的赤红丹炉底部。“嗡”的一声轻鸣,丹炉微震,炉壁上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隐隐有流光闪烁,显然对火焰有不错的增幅效果。
“好炉!”围观人群中不乏识货之人,低声赞道。
李骏嘴角微翘,手下不停,按照标准流程,温炉、投药。他手法娴熟,动作流畅,控火诀打得令人眼花缭乱,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春风拂柳,显示出多年浸淫丹道的基本功。一株株药材在他手中被精准地投入炉中,在跳跃的火焰中或融化,或萃取,药香开始渐渐弥漫开来。
“看李师兄这手法,果然不愧是丹鼎峰出身!”
“行云流水,看来胜券在握啊。”
“那赵小白怕是要糟……”
议论声中,不乏对李骏的赞叹和对赵小白的看衰。
反观赵小白,却在执事弟子宣布开始后,并未急于引火。他先是闭目凝神了足足三息,仿佛将外界所有的嘈杂都隔绝开来。随后,他才缓缓睁开眼,目光清澈而专注。他没有去看对面炫技的李骏,也没有在意周围的议论,只是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起自己面前的药材。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慢,但极其稳定,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千锤百炼,与呼吸、与心跳融为一体。他检查每一株药材的完整性,感知其内蕴的药力,然后才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或切,或磨,或保留原状。
“他在干嘛?磨蹭什么?”周通忍不住嗤笑,“故弄玄虚!”
瘦高个孙淼也阴阳怪气地道:“怕是心里发虚,不敢开始吧?”
然而,一些真正对炼丹有所了解的人,尤其是人群中的吴刚和郑铭,眉头却微微蹙起。他们看得出,赵小白这种看似缓慢的预处理,实则是对药材特性极为了解的表现,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和保存药力。这份沉稳与细致,与李骏那种追求速度和炫技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终于,赵小白开始引火。他用的也是最普通的火石,火焰呈淡黄色,远不如李骏那边炽烈耀眼。他将火焰引入那尊毫不起眼的低阶丹炉,开始温炉。他的控火手法更是朴实无华,就是最基础的《基础控火诀》,没有任何花哨的变化,只是追求极致的稳定与均匀。
炉火在他手中,温顺得像一只绵羊,火力始终维持在一个微妙而精准的区间。
“哼,野路子就是野路子,连像样的控火诀都不会!”李骏瞥见这一幕,心中更是大定,认定赵小白不过是虚张声势。他更加卖力地催动控火诀,让自己这边的炉火显得越发旺盛,药香也更加浓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个丹炉都进入了关键的药力融合阶段。
李骏那边,火光稳定,药香纯正,但若仔细感知,会发现那药香虽然浓郁,却略显浮躁,火力在精微处仍有极其细微的、不易察觉的波动。这波动对于成丹影响或许不大,但却是阻碍品质更上一层楼的关隘。
而赵小白这边,炉火始终如一的平稳,那普通的丹炉在他精准到可怕的控火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内部的药力在温和而持续的热力作用下,缓慢而均匀地交融、反应。散发出的药香,初闻并不如李骏那边浓烈,但却更加内敛、醇厚、悠长,仿佛蕴含着更深厚的底蕴。
“咦?这药香……有点不对啊……”人群中,一个年纪稍长的修士吸了吸鼻子,面露疑惑,“李师兄那边的香则香矣,却似乎……少了几分沉韵。赵小白这边的,反而更显醇正。”
“你也感觉到了?我还以为是我的错觉。”
“看来这赵小白,确实有点门道……”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围观者察觉到了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原本一面倒的舆论,开始出现了松动和转向。周通和孙淼脸上的得意笑容也渐渐僵住,有些不安地看向场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