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牢的寒气尚未散尽,朝堂之上的风波已悄然席卷开来。尚铭亲信的供词与东厂密档一同摆在文华殿案头,宪宗皇帝逐页翻阅,脸色随之一沉再沉——供词中不仅牵扯出多名地方官员,甚至有两名六部侍郎与尚铭、烛龙组织暗通款曲,借职务之便为其输送粮草、传递消息。
“好大的胆子!”宪宗将供词重重拍在案上,龙颜震怒,“朕重用这些官员,他们却勾结奸佞、背叛朝廷,若不严惩,何以服众!”当即下令,命凌云鹤与牟斌联手,即刻将涉案官员尽数缉拿,交由三法司审讯。
旨意下达的当日,京城便掀起一阵轩然大波。锦衣卫与三法司的差役兵分多路,前往涉案官员的府邸。曾任户部侍郎的张谦听闻风声,试图携带家产出逃,刚出府门便被等候多时的锦衣卫截住,镣铐加身时,他瘫倒在地,往日里的威风荡然无存;而刑部侍郎李嵩则闭门拒捕,锦衣卫破门而入时,竟在其书房内搜出与烛龙组织往来的密信及一枚“烛龙”令牌,铁证如山之下,李嵩无从辩驳,只能束手就擒。
涉案官员被缉拿的消息迅速传遍朝野,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不少曾与尚铭、涉案官员有过往来的官员,纷纷主动前往内阁与锦衣卫衙署,上交往来书信、表明清白,生怕被牵连其中。内阁衙署外,每日都有官员排队等候,往日里肃穆的朝堂,此刻竟透着几分慌乱。
凌云鹤深知,此次清查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朝局动荡。他特意与三法司商议,定下“重惩首恶、宽宥胁从”的原则:凡主动自首、未参与核心谋逆者,只需缴纳罚金、革职留任;而那些积极参与勾结、为烛龙组织提供便利者,则依法严惩,绝不姑息。这一原则既震慑了潜在的涉案者,也避免了牵连过广,使得清查工作得以平稳推进。
风波很快蔓延至后宫。万贵妃听闻两名涉案侍郎曾多次向自己的兄长万喜行贿,心中惶恐不已。她深知宪宗皇帝虽宠爱自己,却也容不得后宫干政、外戚贪腐。为求自保,她主动前往宪宗面前请罪,将万喜交予锦衣卫查办,并上缴了万喜通过行贿所得的财物,恳请宪宗从轻发落。
宪宗看着跪在地上的万贵妃,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明白此时需以朝局为重。他并未严惩万贵妃,却下旨削去万喜的官职,将其贬为庶民,同时下令整顿外戚势力,严禁外戚干预朝政。经此一事,万贵妃一党元气大伤,往日里嚣张的气焰也收敛了许多,后宫与朝堂的联系被进一步切断。
几日后,三法司对涉案官员的审讯终于结束。张谦、李嵩等核心涉案官员因“勾结逆贼、祸乱朝纲”被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家人流放边疆;其余胁从官员则根据罪行轻重,分别被处以革职、降职、罚金等处罚。当判决结果公布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既对涉案官员的罪行感到愤怒,也对朝廷此次清查的决心感到震撼。
文华殿内,宪宗看着三法司呈上的判决结果,对凌云鹤道:“此次清查,你处置得当,既肃清了奸佞,又未引发朝局动荡,实属不易。”
“陛下过誉,这都是臣分内之事。”凌云鹤躬身道,“如今涉案官员已尽数处置,东厂清洗也已完成,但烛龙组织的漏网之鱼仍需进一步追查,尚铭也需陛下亲自审讯,以挖出更多隐秘。”
宪宗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尚铭这逆贼,藏了不少秘密。明日起,朕将亲自审讯他,定要让他吐出所有实情。”
凌云鹤心中清楚,尚铭的审讯将是此次清查的关键。这位昔日权倾朝野的东厂督公,必然知晓更多关于烛龙组织、甚至皇室内部的隐秘,而这些隐秘,或许会引发新的朝局波澜。他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正缓缓沉落,余晖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却照不透这深宫与朝堂的重重迷雾。
喜欢大明双影案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双影案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