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林枫赶紧点头,像找到了知音,“虽然……虽然现在条件达不到,但咱们……咱们得朝着这个方向去规划!去努力!不能……不能捡到芝麻丢了西瓜,修好一个炉子就……就心满意足了。”
另一个老技术员,以前在汉阳铁厂干过,皱着眉头指着动力区域:“想法是好,可这动力……是硬伤啊。主电网指望不上,苏军卡着脖子呢。咱们那小发电机,带动机床都费劲,更别说你这……你这更大的摊子了。”
“所……所以得想办法!” 林枫深吸一口气,“我看了地图,基地往东二十里,有条河,落差好像不小。咱们……咱们能不能,先搞个最简易的、能发点电的水轮机?哪怕……哪怕先带动一个车间也行!”
“水轮机?” 众人都是一愣。这玩意儿,听起来比修高炉还不靠谱。
“我知道难!” 林枫抢在大家质疑前开口,语气带着一种豁出去的执拗,“但……但总得试试!不试,就永远只能靠人力摇齿轮!咱们……咱们不能一直当原始人!”
会议开得很长,争论也很激烈。有人觉得林枫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有人觉得眼下生存都艰难,谈什么“联合体”纯属做梦;但也有人,像徐致远和几个年轻人,被林枫描绘的那个(尽管模糊)的蓝图点燃了,觉得虽然难,但值得拼一把。
最终,虽然没有形成什么正式的决议,但一个共识慢慢形成了:修复工作要继续,但不能只埋头修,要抬头看路,要按照一个更长远、更系统的规划来指导眼前的修复和未来的建设。哪怕这个规划,现在看来还只是个用树枝在破纸上画出来的、可笑的草图。
散会后,林枫独自一人,又在那张最大的厂区布局图前站了很久。他用手指,沿着自己画出的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缓缓移动。
这条线,代表未来的输电线网;
那个圈,是规划中的核心加工区;
这片区域,要预留出来,给可能(也许永远只是可能)的化工厂……
他的“蓝图”,像一棵极其孱弱的树苗,根系还浅得可怜,枝叶更是稀疏,却顽强地、固执地,在这片冰冷的废墟上,扎下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根须。
他知道,要实现它,需要的时间,可能要以年为单位;需要的资源,是个天文数字;需要克服的困难,更是数不胜数。
但至少,他画出来了。
这就好像,在一片茫茫的黑暗里,他不仅擦亮了一根火柴,还哆哆嗦嗦地,凭着那点微弱的光,在地上画下了一个前进的箭头。
方向,有了。
他抬起头,透过糊着破报纸的窗户缝隙,看向外面。天阴沉着,似乎又要下雪。
更大的蓝图已经铺开。
而将它从纸上变为现实的漫长、艰苦甚至可能充满挫败的奋斗,也即将开始。
他不知道这第一步,最终会走向何方。
他只知道,自己必须,也只能,沿着自己画下的这个方向,走下去。
哪怕,最终证明,这真的只是一个……画出来的大饼。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