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我们也不多,但抗联同志可能更需要它们来建立最基础的维修和检测能力。”林枫解释道。
所有准备工作和资料编纂都在高度保密和争分夺秒中进行。林枫亲自审核每一份图纸、每一个配方、每一句说明,确保其准确、易懂、且充分考虑到了抗联面临的极端条件。
与此同时,通过总部与抗联约定的秘密渠道,双方建立了极其谨慎的联系。黑龙沟将“北望”计划准备提供的技术资料清单和物资样本清单先行发送过去,征求抗联方面的具体需求和可行性意见。
数日之后,抗联的回信到了。除了对黑龙沟兄弟部队的倾力相助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外,他们还提出了几个非常具体且切中要害的补充需求:希望能获得一些针对日军冬季装备(如皮靴、棉衣)的弱点分析及应对方法;希望能了解一些简易滑雪板的制作和使用技巧,以适应林海雪原的机动;以及,他们特别提到,在最近一次与日军的交火中,他们缴获了一种日军使用的、带有远望式瞄准镜的新式步枪(很可能是九七式狙击步枪),但无人会用,希望能得到相关的使用和维护教程。
这些需求,再次让林枫感受到了抗联斗争环境的特殊性和严酷性。他立刻组织人员,根据有限的资料和经验,补充编写了相应的内容,并让惊蛰小队中枪法最好的队员(在假设他们能归建的前提下)口述,整理了关于狙击步枪基础使用和保养的要领。
就在“北望”计划的核心援助包裹即将准备完毕,准备通过秘密交通线启运之时,周文博那边对“信天翁”的监控,终于捕捉到了一丝期待已久的异常动向!
在监控小组故意制造的“管理疏漏”下,“信天翁”似乎认为有机可乘,在一次傍晚独自加班整理档案时,极其隐秘地接触了资料室一台用于对外联络的、型号较老的备用电话机。他并未拨号,而是用一个类似听诊器的自制工具,紧密贴合在电话听筒的特定部位,似乎在……窃听或者记录什么!
“他在窃听电话线路?”接到报告,周文博又惊又怒,“他想获取什么信息?”
“立刻追查那条线路近期的所有通话记录!尤其是涉及外部联络和物资调配的!”林枫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望”计划的物资调配和人员安排,虽然高度保密,但难免会有些许信息通过电话进行初步沟通!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那条线路在近期确实接通过一个通往根据地边缘联络站的电话,内容是关于“一批特殊教学器材”的接收和转运安排!虽然用语隐晦,但结合“信天翁”的身份和任务,其指向性不言而喻!
“他想截获我们支援抗联的技术和物资!”周文博脸色铁青。
林枫的眼神冰冷:“看来,我们的‘朋友’,不仅想要我们的技术,还想阻断我们向其他兄弟部队输送技术!其心可诛!”
“立刻对‘信天翁’实施逮捕?”王猛怒道。
“不,”林枫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只是一条小鱼。他窃听的信息有限,而且我们早有防备,关键内容并未泄露。现在动他,会惊动他背后的大鱼。我们要利用他,把他变成我们传递‘消息’的渠道。”
一个将计就计的计划,在林枫心中酝酿。他要让“信天翁”,以及他背后的势力,收到一份他们“想要”的,但经过精心篡改的“北望”计划情报。
然而,就在林枫准备布置这个反间计,并即将送走那批承载着希望与情谊的援抗物资时,那部专门用于搜寻惊蛰小队的电台,收到了一段来自敌占区纵深、信号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却让所有知情人瞬间屏住呼吸的摩尔斯电码!
电码的内容破碎不堪,夹杂着大量的干扰,但经过技术人员全力还原,依稀辨认出了几个重复的、代表着身份确认和求救的特定编码组——那是惊蛰小队内部约定的、最高等级的危急信号!
信号源的定位极其模糊,大致指向……黑云岭东南方向,靠近……中蒙边境的无人区!
他们还活着!至少……有人还活着!但处境,显然已经到了生死边缘!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