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法做到绝对对称……那么,是否可以利用某种方式,主动去补偿这种不对称?或者,换一种思路,不追求完美的直线飞行,而是找到一个在现有加工水平下,能够实现相对稳定飞行的‘妥协’方案?”
他的思维如同电光石火,在绝望的黑暗中寻找着可能的裂缝。
他想起了童年时玩的陀螺,高速旋转时能够保持稳定。他想起了历史上早期火箭使用的燃气陀螺舵……但这些对于现在的根据地来说,都太复杂了。
忽然,一个更为古老、更为简单的意象闪过他的脑海——中国古老的“起火”(窜天猴)!那简单的纸筒火箭,依靠尾部那根细长的苇杆或竹签,就能笔直地窜上天空!
“平衡杆!”林枫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我们不需要复杂的翼面控制,我们可以尝试给火箭加上一个足够长的、超出尾喷口的平衡杆!利用杠杆原理,让重心前移,同时利用杆末端的微小扰动来修正飞行姿态!”
这是一个极其原始,甚至有些“土”的办法,但在当前条件下,却可能是唯一具有操作性的思路!它不依赖于精密的翼面加工,只需要一根足够直、足够轻、足够坚固的金属杆!
他立刻冲出“办公室”,召集核心团队成员,兴奋地阐述了自己的新构想。
“……我们可以用空心薄壁钢管做平衡杆,尽量减轻重量。将其固定在火箭尾部,长度甚至可以超过弹体本身!虽然这会增加阻力和结构重量,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射程,但只要能换来基本的飞行稳定性,就是值得的!”林枫一边说着,一边在石板上画出了简单的示意图。
这个大胆而返璞归真的想法,让所有人为之一愣,随即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质疑其效率,有人担心结构强度,但也有人看到了打破僵局的希望。
“试试!必须试试!”老韩一锤定音,“总比现在这样瞎猫碰死耗子强!”
新的设计和试制工作立刻展开。平衡杆的选材和固定方式成了新的挑战。最终,他们选用了修复电台时剩下的部分薄壁铜管,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夹具与火箭尾部连接。
几天后,一枚加装了近两米长平衡杆、看起来有些怪模怪样的“飞雷-I型改”试验弹,再次被架上了发射架。这一次,没有人抱有过高的期望,更多的是对未知结果的忐忑。
点火,发射!
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和那根显眼的平衡杆,再次冲上天空。与之前明显不同的是,它的飞行姿态平稳了许多!虽然平衡杆的末端在气流作用下微微颤抖,带动着整个弹体也有小幅度的摆动(类似钟摆),但再也没有出现之前那种致命的翻滚和偏航!
所有人的心都随着那稳定飞行的光点而跳动。火箭划过一道略显弯曲但总体向前的弧线,最终在距离靶区约五百米的地方坠落爆炸。
“成功了!稳定性问题解决了!”试验场上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欢呼声!尽管射程和精度还远未达标,但飞行稳定性的突破,意味着“飞雷”计划真正迈出了从构想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
林枫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古老的智慧,在这一刻与现代的渴望结合,劈开了技术道路上的一块巨石。
然而,就在团队沉浸在突破性进展的喜悦中,开始着手优化平衡杆设计、计算最佳配重和长度之时,周文博带来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消息。
监控小组发现,内部嫌疑目标“信天翁”(内部暂定的代号)的活动频率在近期明显降低,变得异常安静,仿佛进入了蛰伏状态。但与此同时,保卫部门在排查外部接触人员时,注意到了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在“飞雷”计划启动前后,曾有一支来自重庆方面的“战时工业考察团”短暂访问过根据地边缘区域,当时负责部分接待和联络工作的,正是“信天翁”所在部门的一名副职,而此人,与“信天翁”私交甚密。
“考察团……重庆方面……”林枫咀嚼着这两个词,眼神变得深邃起来。难道,对“飞雷”计划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日本人?这场围绕未来火力的暗战,水比想象中还要深得多。
“信天翁”的突然蛰伏,是察觉到了危险,还是在酝酿着更隐秘、更危险的行动?而那支来自后方的“考察团”,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