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那叠混杂在普通资料中的、看似不起眼的技术碎片上。那些零散的数据、简略的公式、粗糙的草图……在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但在林枫眼中,却仿佛拼图的关键碎片,与他记忆中关于早期火箭技术的知识相互印证、补充!
虽然这些资料远非完整,甚至可能有些谬误,但它们指明的方向,提供的某些关键参数和思路,对于此时正苦于缺乏远程打击手段、连“没良心炮”和“雷公”火箭筒都视为宝贝的根据地而言,无异于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塔!
“远程……精确……超越火炮射程的打击……”林枫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反复看着那些残缺的数据,脑海中一个模糊而大胆的构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清晰和具体。
敌人有飞机,有重炮,可以肆意轰炸我们的家园。而我们,只能被动防守,最多用射程有限的武器进行反击。如果……如果我们也能拥有一种,能够从数十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对敌人的重要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的武器呢?
V-2火箭的技术对于现在的根据地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过于超前。但是,这些技术碎片所蕴含的原理,是否可以启发他,设计出一种基于现有条件、技术上能够实现的、简易版的野战火箭炮系统?类似于……历史上那款着名的“喀秋莎”?
这个想法一旦生出,便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他立刻将这些珍贵无比、同时也危险无比的技术资料小心翼翼地收好,按照指示将其焚毁,只将关键的数据和思路牢牢记在脑中。
接下来的几天,林枫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废寝忘食地伏案工作。桌子上铺满了演算纸,上面画满了各种火箭弹体、尾翼、发动机和发射架的草图,写满了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和推进剂计算公式。他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
来自德国V-2火箭的零星信息,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他不再局限于对现有武器的修修补补,而是开始构思一种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压制性武器!
然而,就在林枫沉浸于这“遥远的启迪”所带来的兴奋与灵感之中时,周文博那边对内部嫌疑人的监控,也有了新的发现。
这天深夜,周文博再次找到林枫,他的表情带着一丝困惑和更深的凝重。
“林工,目标人物最近几天行为如常,工作积极,没有发现任何与外界联络的迹象。但是……”周文博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我们监控到,他(她)在前天夜里,曾独自一人在技术档案室停留了超过两个小时,名义上是整理扫荡中受损的资料。而就在昨天,兵工厂技术小组上报,他们在清点刚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原‘飞雷’计划(林枫之前提出的火箭弹预研项目代号)的早期论证资料时,发现少了几页关于燃料稳定性测试的关键数据记录……虽然也可能是混乱中遗失,但时间点上,未免太过巧合。”
林枫正在绘制草图的手猛地一顿,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
“飞雷”计划?早期论证资料?
他脑中那因火箭技术而沸腾的思绪,瞬间与内部潜伏的威胁碰撞在一起,激起令人不安的火花。
那个神秘的“友人Z”送来的关于德国V-2火箭的情报,与根据地内部失窃的、关于自身早期火箭研究的资料……这两者之间,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那个隐藏在身边的影子,其目标,难道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军事情报,而是……直指根据地最核心、最具前瞻性的技术研发?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