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种作战运用的单一与僵化:** 战术模式有被敌人熟悉和针对的风险;缺乏与主力、地方武装的有效联动和接应方案。
3. **通信指挥体系的脆弱:** “星火”电台易受干扰,备用通信手段不足,在复杂战局中指挥效率大打折扣。
4. **后勤与技术保障的短板:** 核心设施防护薄弱,技术人员缺乏有效保护机制,战时持续供给能力不足。
5. **整体防御的弹性不足:** 面对敌人绝对优势兵力的多层压缩,缺乏有效的空间换时间和机动反击手段。
看着“黑板”上罗列出的这些问题,所有人都感到心情沉重。胜利的光环之下,掩盖的是如此之多、足以致命的弱点。
“问题很多,很严重。”林枫最后总结道,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但这正是我们召开这次复盘会的目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更不能因为付出了代价就畏首畏尾!”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惊蛰小队的牺牲,告诉我们特种作战不是孤立的奇兵,它必须融入到我们整体的作战体系中去!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敌后破袭,更在于情报搜集、引导打击、甚至是在主力会战中充当‘手术刀’,撕开敌人的关键节点!”
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我认为,我们未来的特种作战,应该向‘特战+’的方向发展!即,特种部队 + 主力兵团 + 地方武装 + 人民群众 + 技术支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报共享,行动协同,互相支援,让我们的‘尖刀’更锋利,也让我们的‘拳头’更有力!”
“特战+……”王猛咀嚼着这个新鲜的词汇,眼睛慢慢亮了起来,“有道理!就像这次,如果外线主力能更早得到平安县准确的情报,或者内线能有更多力量配合惊蛰行动,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周文博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不仅是军事战术的革新,更是整体作战思想的提升。我们需要建立更高效的联合指挥机制,打破各兵种之间的壁垒。”
会议的气氛,从沉重的反思,逐渐转向了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林枫提出的“特战+”理念,为根据地军队未来的建设和战术演进,指明了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潜力的方向。
然而,就在会议即将结束,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将反思转化为行动之际,周文博的秘书匆匆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周文博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站起身,对林枫和其他人说道:“林工,各位,内部调查组那边有紧急情况需要我过去一下。关于那台异常电台的接触人员排查……似乎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方向。”
窑洞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周文博身上。刚刚因为战术反思而稍稍冲淡的、关于内部鼹鼠的阴霾,再次笼罩下来。
出乎意料的方向?林枫的心猛地一紧。难道调查结果,指向了某个他们从未怀疑过的、甚至是……极为信任的人?
战术的反思刚刚理清头绪,人心的迷局却又陷入了更深的漩涡。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背叛者,究竟是谁?他(或她)的目的,又到底是什么?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时代:我的1940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