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兵带来的紧急军情,如同一盆冰水,将试验场上刚刚燃起的胜利火焰浇得只剩青烟。关东军前锋突破北麓防线、直扑黑龙沟的消息,让所有人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刚刚还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脸庞,此刻已被凝重和决然取代。王猛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推开抱着他的林枫,双眼赤红,怒吼道:“他娘的!来得正好!老子正愁没地方试试这新家伙的威力!”
他转身对着那些还扛着“雷公”火箭筒的射手们吼道:“都听见了吗?鬼子送上门来了!咱们‘雷公’的首战,就要见真章了!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谁要是给咱们黑龙沟丢人,就别怪老子军法无情!”
“保证完成任务!”射手们齐声怒吼,刚刚试射成功的信心与对敌人的仇恨交织在一起,化为了熊熊战意。
林枫强迫自己从震惊中迅速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任何慌乱都是致命的。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司令,立刻组织防御!按照第三号预案,依托新建的分散厂区,梯次阻击,节节抵抗!我们的目的是迟滞敌人,消耗其有生力量,不是死守一点!”
“明白!”王猛重重点头,立刻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调动部队,布置防线。
林枫则看向两位徐工和技术人员:“徐工,你们立刻带领非战斗人员,将重要图纸、核心设备和刚刚生产出来的‘雷公’火箭弹,向预设的备用隐蔽点转移!一定要确保技术和生产力量的安全!”
“林科长,那你呢?”海外徐工急切地问道。
“我和王司令留下指挥战斗。”林枫语气平静,“‘雷公’需要有人在战场上指导使用,及时发现问题。”
“我也留下!”真徐致远上前一步,“我对武器性能最熟悉,可以协助射手们进行现场调整。”
林枫看了他一眼,看到他眼中的坚定,点了点头:“好!注意安全!”
整个黑龙沟基地如同一台骤然启动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部队紧急集合,奔赴各个预设的阻击阵地;工人们协助技术人员,紧张有序地转移着宝贵的设备和物资;医疗队在沈清禾的指挥下,在各个隐蔽点设立临时救护所。
那二十具刚刚完成测试的“雷公”火箭筒和剩余的六十发火箭弹,被紧急分发到了由惊蛰小队残部和警卫营精锐混编成的反坦克突击队手中。王猛亲自担任突击队队长,林枫和真徐致远随队行动,负责技术指导。
根据侦察兵不断传回的情报,关东军这支前锋中队,兵力约两百人,配备了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和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大量的掷弹筒和轻重机枪,火力凶猛,机动性强。他们的战术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凭借强大的突击力量,直插黑龙沟腹地,摧毁八路军的军工核心。
王猛和林枫选择的第一个阻击阵地,设在进入黑龙沟主谷地的必经之路——鹰嘴隘。这里地势险要,两侧山崖陡峭,道路狭窄,不利于日军坦克展开,却是“雷公”发挥威力的理想地点。
部队连夜进入阵地,抢修工事,布置火力点。反坦克突击队则被隐蔽在隘口两侧的岩石和灌木丛后,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两辆作为日军突击矛头的九五式坦克。
寒冷的一夜在紧张的备战中过去。第二天上午,天色依旧阴沉。上午十时左右,远处传来了日军坦克引擎的轰鸣声和步兵皮靴踏地的嘈杂声。
“准备战斗!”王猛压低声音,命令通过手势迅速传递下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林枫和真徐致远趴在一处视野良好的岩石后面,望远镜里,日军的队伍逐渐清晰。打头的是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那矮小的车体和豆战车般的炮塔,在崎岖的山路上笨拙地前行,其后跟着猫着腰、端着刺刀的日军步兵,队伍的最后,是驮马拖拽着的九二式步兵炮。
日军显然非常骄横,并未进行太仔细的火力侦察,就大摇大摆地向着鹰嘴隘开来。他们或许认为,在绝对的火力优势下,八路军的抵抗不堪一击。
当第一辆九五式坦克的车头完全驶入隘口最狭窄处时,王猛猛地一挥手下令:“打!”
刹那间,隘口两侧的山崖上,机枪、步枪火力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打得日军步兵措手不及,纷纷寻找掩体。但那两辆坦克依旧肆无忌惮地向前推进,其上的车载机枪猛烈地向两侧山崖扫射,压制八路军火力。
“反坦克组!瞄准鬼子坦克!给老子敲掉它!”王猛对着步话机大吼。
隐蔽在左侧的突击队小组长接到命令,对着身旁的“雷公”射手重重点头。那名射手是昨天试射中表现最沉稳的老兵,他深吸一口气,扛起火箭筒,瞄准了距离他不足八十米的第一辆九五式坦克的侧面装甲——那里是坦克最薄弱的地方!
“发射!”
“嗤——轰!!”
一声与战场上其他枪炮声截然不同的尖锐呼啸响起!火箭弹拖着耀眼的尾焰,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直扑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