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之暗在李默身周流淌,不再充满排斥与同化的恶意,反而带着一种默许的沉静。初步融合“归源烙印”,与墟海古神那短暂而诡异的交流,让他仿佛获得了这片终极归宿之地的“临时居住权”。他不再是突兀的闯入者,而更像是一块被海浪冲刷了无数年、终于找到自身位置的古老礁石。
遵循着灵魂深处那愈发清晰、带着“基石”般厚重召唤的感应,李默向着归墟海眼的最深处潜行。他的速度并不快,因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承受那无孔不入的归墟道韵对身心的冲刷与考验。道基上,那与“归源烙印”初步融合的归墟星璇缓缓旋转,将涌入的力量小心地分导、承载,裂痕依旧,却不再恶化,反而在那种“承载”与“归源”的意韵下,隐隐透出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坚韧。
不知前行了多久,仿佛刹那,又仿佛永恒。前方的黑暗变得更加纯粹,连那缓慢流淌的“液体感”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概念层面的“静”与“止”。
然后,他看到了。
在那绝对的黑暗中央,悬浮着一块约莫拳头大小、通体呈现混沌灰色的不规则晶体。它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逼人的气势,就那么静静地悬浮着,仿佛自开天辟地之初就已存在于此。它的表面光滑如镜,却又仿佛映照着无数世界的生灭、无数文明的兴衰、无数规则的诞生与终结。所有的辉煌与落寞,所有的躁动与喧嚣,在触及它的瞬间,都化作了最本质的“寂”,最终沉淀为它那混沌色泽的一部分。
第三块起源碎片——【归源】!
它不像第一块那般带着混沌原初的活泼生机,也不像第二块那般带着秩序寂灭的冰冷坚守,它就是“存在”本身最厚重的基石,是万法轮回最终承载的彼岸。
仅仅是注视着它,李默就感到自己的“动态轮回”大道发出了欢欣的共鸣,那一直缺少的、支撑起整个轮回体系的“地基”,仿佛终于找到了蓝图!
他缓缓靠近,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这块碎片似乎早已预料到他的到来,或者说,它存在于此时此地,就是为了等待一个能够理解并承载其“归源”真意的存在。
李默伸出手,指尖颤抖着,并非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近乎朝圣般的郑重,触碰向那块混沌灰色的晶体。
就在他指尖与碎片接触的刹那——
轰!!!
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爆发,没有席卷一切的规则风暴。有的,只是一种无声无息、却更加本质的……融合!
那块“归源”碎片,如同找到了缺失已久的另一半,化作一道温顺而磅礴的混沌气流,顺着李默的指尖,毫无滞碍地涌入他的体内,直接汇向那早已与之共鸣的“归源烙印”以及其下的归墟星璇!
刹那间,李默的整个意识被拉入了一个无法言说的境界。
他仿佛化身为了无尽的多维空间本身,目睹着无数世界气泡在根源之海中生灭沉浮。他看到,每一个世界从诞生到归寂,其逸散的规则、能量、信息,并未彻底消失,而是如同百川归海,跨越了难以想象的距离与维度,被某种冥冥中的力量牵引,最终汇入了一些特定的“节点”。
这些“节点”,有的是一片无垠的归墟之海(如锋寂之世的归寂海眼),有的是一座亘古燃烧的秩序熔炉,有的是一棵贯穿万千维度的法则之树……而这些节点的最深处,往往都沉淀着一块……起源碎片!
这些碎片,如同多元宇宙的“锚点”,承载、归拢、平衡着无数世界轮回后散逸的“存在”本源!它们是基石,是缓冲,也是……某种庞大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而“归源”碎片,正是这些“锚点”中,专门负责承载与“归寂”、“终结”相关本源的基石!
与此同时,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浩瀚、精纯的“归源”之力,在他体内轰然扩散!这股力量温和却无可阻挡,如同母亲的手,抚过他道基上每一道狰狞的裂痕。
奇迹发生了。
那些深可见“道”、连起源碎片本源都难以治愈的归寂道痕,在这股纯粹的“归源”之力冲刷下,并未消失,但其性质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们不再是被动承受的“创伤”,而是主动融入了道基的结构,化作了支撑起整个归墟星璇的……骨架与脉络!
灰黑色的道痕与混沌灰色的归源之力交织、缠绕,如同给破碎的瓷器镀上了不朽的金属脉络,使其变得更加坚固,更加能够承载力量!道基的裂痕在肉眼可见地弥合,不是简单的修复,而是一种本质上的重塑与升华!
那归墟星璇旋转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仿佛凝固,但其散发出的气息却越来越厚重、古老、深沉。星璇的核心,那枚“归源烙印”已然消失,因为它已与整个星璇,与李默的“动态轮回”大道彻底融为一体!
他的修为,并未因融合这块碎片而瞬间暴涨,依旧停留在执道境,甚至因为大部分力量用于重塑道基,气息反而更加内敛。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根基”被打磨得前所未有的牢固!对“寂”的理解,对“轮回”的掌控,跃升了何止一个层次!如今的他,虽然力量总量或许因为道伤初愈而未复巅峰,但其“质”,其“潜力”,其“位格”,已然不同往日而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