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天庭萌主公关部”连日来高效运转,成功处理数起“抢果子”式冤案,声名鹊起(特指在婉蓉、刘大锤及若干受益者心中)。萌主坐镇法堂,每日“升堂”断案,拍磬执法,分云糕犒赏自己,流程娴熟,成就感爆棚。婉蓉见一切井井有条,孙儿乐在其中,能力运用愈发精准,心下稍安,觉着这条“引导之路”或可行。
然而,刘大锤新呈上的“韩浪案”,却让她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案卷记载:歌手韩浪,才华横溢,性情耿直乃至火爆。一次商演中,因不满台下观众喧哗兼有黑粉挑衅,竟当场摔麦,怒斥“不懂音乐就别听!”,视频流出,掀起轩然大波。支持者赞其“真性情,反抗网络暴力”,反对者批其“失格艺人,不尊重观众”。非黑非白,乃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
“这如何能让孙儿决断?”婉蓉蹙眉。萌主的法则建立在“努力/捣蛋”、“公平/抢掠”的简单二元论上,这“情绪失控”与“真性情”的边界,他如何能懂?直接呈现冲突画面?风险太大,恐引动孙儿模仿或恐惧。
正当她踌躇是否驳回此案时,却瞥见萌主正与一只不慎撞上窗棂、晕头转向的仙蜂“较劲”。小仙蜂嗡嗡乱飞,萌主试图用手轻轻拢住它,帮它找方向,嘴里还念叨:“不气不气,慢慢飞。” 虽笨拙,却透着一股子想要“安抚”和“引导”的劲儿。
婉蓉心中一动,或许此案的关键,不在“评判对错”,而在于“疏导情绪”。孙儿既有安抚之心,何不顺势引导,将案件转化为“帮助控制情绪”的课题?这既符合萌主能力范畴(协调、引导),又能潜移默化教导他处理复杂情境。
主意既定,婉蓉精心设计“庭审”方案。她未展示摔麦冲突,而是制作了两段动画:一段是韩浪在安静工作室专注创作音乐的画面,音符柔和流淌(努力、美好);另一段是模拟的“吵闹云团”不断撞击韩浪,韩浪形象逐渐变成红色,头顶冒烟(情绪积累)。最后画面定格在冒烟的韩浪和混乱的云团。
“孙儿看。”婉蓉柔声引导,指着动画,“这位韩浪哥哥,很喜欢‘做好听的音乐’(努力做事),但是呢,有很多‘吵闹云’(坏境、坏情绪)来撞他,撞得他好热好晕(生气),都快不会做音乐了。我们帮帮他,让‘吵闹云’安静下来,让哥哥凉快下来,好好做音乐,好不好?”
萌主睁大眼睛,看着画面里韩浪哥哥从安静到“冒烟”,小脸露出同情。他理解“热”、“晕”、“吵闹”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他觉得哥哥被“吵闹云”欺负了,需要帮助。至于摔麦对不对?他压根没概念。
“帮哥哥!”萌主用力点头,小手指着“吵闹云”,气鼓鼓地:“坏云!走开!” 又指着“冒烟”的韩浪:“吹吹,凉快。” 他的解决方案朴素直接:赶走坏因素,安抚好人。
婉蓉心中暗赞,引导道:“对,我们让云团散开,再给哥哥一阵小凉风,好不好?”
“好!”萌主觉得这主意很棒,抓起惊堂玉磬,郑重一拍“咚!” “云散开!凉风来!”
这一次的干预,因目标从“评判”转向“情绪疏导”和“环境净化”,萌主的灵蕴也随之调整,散发出一种调和、安抚、驱散负面因素的意念波动。
人间,韩浪正处水深火热。争议不断,代言解约,公司施压。他本人又悔又怒,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这日,他把自己关在录音室,对着歌词本发呆,心中烦躁愈盛。突然,他感觉周遭空气莫名清新了几分,录音室外街道的嘈杂车鸣似乎遥远了些。电脑屏幕上,那些恶评扎眼的标题旁,算法莫名推送了几条早年乐迷称赞他音乐真诚的暖心评论。更奇的是,他手边一杯凉透的咖啡,竟让他莫名感到一丝镇定。
这些变化细微至极,却像一丝清泉滴入滚油。韩浪狂躁的心绪,竟莫名地平复了一丝。他长叹一声,丢开歌词本,拿起吉他,信手弹起一段未发表的舒缓旋律。音乐声中,积压的情绪得以宣泄。
当晚,韩浪竟破天荒地登久未使用的个人社交媒体,发了一段文字,未提争议,只写道:“心不静,则音不纯。谢谢所有声音,骂也好,赞也罢,都让我看清自己。静一静,做音乐。” 语气平静,带着反思。
这番举动,与他此前暴怒形象截然不同。支持者欣慰其成长,反对者亦难再苛责“死不悔改”。舆论悄然转向,开始讨论“艺人情商成长”、“舆论环境的暴力”等更深层话题。虽未彻底平息争议,却成功将事件从“艺人失格”的泥潭,拉回了“如何面对争议”的理性层面。韩浪赢得了喘息之机,也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姿态。
瑶池法堂内,婉蓉将“韩浪哥哥安静弹琴,大家安静听”的画面展示给萌主。萌主看到哥哥不“冒烟”了,音乐也好听了,开心地拍手:“哥哥凉快了,音乐好听。” 他觉得是自己“吹凉风”的功劳,成就感满满,啃云糕啃得格外香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