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西坐在汽车后座,脸色阴沉。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却丝毫无法平息他心头的火气。冷清秋那双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淡漠的眼睛,反复在他眼前闪现。
“查清楚了吗?”他声音冷硬地问前座的随从。
“七爷,查了。冷小姐如今在北平图书馆文献部做临时编目员,主要整理从海外影印回来的古籍资料。薪金不高,但很得主管程先生的赏识。她每日除了去图书馆,便是回家,偶尔去邮局寄信,应是投稿。与同事交往不多,唯独和引荐她进去的苏雯小姐有些来往。家中只有一位母亲,靠做些针线活计补贴家用,生活颇为清贫。”
“投稿?古籍?”金燕西嗤笑一声,指尖烦躁地敲打着皮质座椅,“她倒真是铁了心要走这条清苦路子。”他沉吟片刻,眼神闪烁,“图书馆……程先生……苏雯……”
他忽然坐直身体,吩咐道:“去,备一份厚礼,以我父亲的名义,捐给北平图书馆,特别是他们的文献部。再想办法,让程主管知道,金家对保存国故很是支持。”
随从愣了一下,随即领会:“七爷的意思是……”
“她不是看重这个吗?”金燕西嘴角勾起一抹冷意,“那我就从她看重的地方入手。让程主管承我的情,让她在图书馆里,处处感受到我的‘存在’。”
---
冷清秋很快就察觉到了图书馆里微妙的变化。
先是程主管对她态度愈发和蔼,甚至主动询问她工作上是否有困难。接着,文献部申请已久的一批专业工具书和参考书籍迅速到位,据说是一位“热心文化的金先生”捐赠的。同事们闲聊时,也开始有意无意地提及金总理家的七少爷如何年轻有为,热心公益。
苏雯私下里找到她,面露忧色:“清秋,我听说……那位金七少,最近好像对我们图书馆特别关照。他是不是……还没放弃?”
冷清秋整理卡片的手顿了顿,面色如常:“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是常事。我们做好分内工作便是。”
她心中了然,金燕西这是改变了策略,从直接纠缠变成了施加环境影响,试图让她在工作和社交圈中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她必须更加谨慎,不给他任何借题发挥的余地。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校勘整理的效率极高,撰写的提要约而能赅,连程主管都暗自点头。同时,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系统研读西方文学、历史着作的译本,并尝试翻译一些短小的英文诗篇和评论文章,悄悄投给一些需要外稿的报刊。
这日,她在一份新到的英文期刊上,读到一则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招收研究助理的启事,要求熟悉中国古典文献,协助整理馆藏中文古籍。待遇颇丰,且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她的心猛地一跳。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不仅能解决留学初期的经济问题,更能直接进入学术核心圈层。
她立刻开始着手准备。精心撰写英文申请信,附上自己在图书馆整理古籍的成果摘要,以及几篇已发表的中文文章和翻译习作。她甚至找出前世零星记忆里,关于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小说戏曲的一些动态和争议点,在申请信中稍作提及,以展示自己的学术敏感度。
她知道这希望渺茫,竞争必然激烈。但她必须试一试。
就在她将厚厚的申请材料封入信封,准备次日寄往伦敦时,程主管却将她叫到了办公室。
程主管面色有些为难,斟酌着开口:“冷小姐,你近来工作勤勉,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馆里最近有些闲言碎语,关于你和……金公馆的那位七少爷……”
冷清秋心中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程主管,我与金燕西先生仅在图书馆外有过数面之缘,因不愿与他多有牵扯,每次皆已明确回绝。不知是何人造谣生事?”
“我自然是信你的。”程主管叹了口气,“只是人言可畏。金家势大,那位七少爷似乎对你……颇为执着。馆里得了人家的捐赠,有些话,我也不好多说。只是提醒你,行事要更加注意分寸,免得落人口实,耽误了你的前程。”
冷清秋明白了。金燕西的“捐赠”果然不只是示好,更是一种无形的捆绑和警告。他正在利用他的权势,慢慢压缩她的生存空间。
“多谢主管提醒,我明白了。”冷清秋平静地回答,“清者自清。我会更专注于工作,不辜负主管的信任和图书馆提供的这个机会。”
从办公室出来,冷清秋感到一丝寒意。金燕西的耐心似乎在消磨,他的手段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文明”了。她必须加快速度。
她立刻去邮局,将给伦敦大学的申请信以最快的方式寄出。然后,她开始更加拼命地接洽印书馆的校对工作和报刊的撰稿,甚至通过苏雯的关系,联系上一家正在编撰国文教科书的书局,接了一些编写注释的活计。她需要更多的钱,更需要积累足够的学术资历,以防万一图书馆这边待不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