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母亲出院后,家里的日子渐渐步入正轨。父亲在家做康复训练,母亲在旁边细心照应,递水、擦汗,时刻提醒他动作慢一点、别着急。哥哥和嫂子每周都会来两三次,有时带些新鲜水果和营养品,有时帮着打扫卫生、做顿热乎午饭,一家人的关系比之前缓和了太多。我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就往家赶,陪父母聊聊天,帮着做些家务,日子平淡却透着踏实的安稳。
只是,工作上的瓶颈让我越来越焦虑。我在那家小公司做文员三年,工资一直没涨多少,晋升更是没半点指望。公司规模小,业务单一,每天都是重复的打杂工作,学不到新东西,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我心里盘算着,要是能多赚点钱,就能让父母住得更舒服,给他们买些好的营养品,也能早点攒够钱,重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圆了之前没能实现的安家梦。
有一天周末,我和朋友丽丽逛街,路过一条热闹的小吃街。街边的小吃摊一个挨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生意好得不得了。丽丽指着一个卖手工水饺的摊位说:“你看这家人,生意多火。现在大家都爱吃手工做的东西,觉得健康又新鲜。晚晚,你厨艺那么好,尤其是你妈教你的手工水饺和馄饨,味道比外面卖的正宗多了,不如你也开个小吃摊试试?”
丽丽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涟漪。我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做饭,和面、调馅都是母亲手把手教的,家里人都说我做的水饺皮薄馅大、鲜香多汁。之前和陈阳在一起时,他也总说,以后要是不想上班,就开个水饺店,他肯定天天来捧场。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回家后,我把开小吃摊的想法跟父母说了。父亲坐在沙发上,手里摩挲着茶杯,沉默了一会儿说:“晚晚,你有想法是好的。但是开小吃摊不是容易事,起早贪黑的,你还要上班,能兼顾过来吗?别到时候两边都顾不好,累坏了身体。”我坐在父亲身边,认真地说:“爸,我想好了。我可以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做,先试试水。要是生意好,我再考虑辞职全职做;要是不行,大不了就停了,也没什么损失。”母亲在旁边帮腔:“我觉得晚晚这个想法可行。她做的水饺味道好,肯定有人爱吃。只要她想做,妈支持她。我每天早上早点起来,帮她包饺子、馄饨,给她打下手,她就不用那么累了。”
得到父母的支持,我心里更有底了。我拿出自己工作三年攒下的五万块积蓄,开始筹备小吃摊的事情。我在网上找了好久,终于选中了一辆二手的小吃车,价格不贵,还很新。我又去菜市场打听食材价格,找了一家靠谱的供货商,保证面粉、猪肉、蔬菜都是新鲜的。母亲更是上心,每天研究馅料的搭配,除了经典的韭菜鸡蛋、白菜猪肉馅,还琢磨出了香菇青菜、玉米虾仁馅,说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
哥哥和嫂子知道我要开小吃摊后,也主动来帮忙。嫂子说:“晚晚,采购的事情你别操心,我每天去超市进货,能拿到批发价,比你自己买便宜不少。”哥哥则帮我把小吃车彻底清洗了一遍,还找人加装了一个遮阳棚,说夏天出摊能挡太阳,下雨也能遮雨。看着一家人忙前忙后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之前因为赔偿款闹得不愉快,好像都在这些琐碎的帮忙中慢慢化解了。
一切准备就绪,我的小吃摊在小区门口正式开张了。开张前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忙到半夜,包了足足五百多个水饺和三百多个馄饨,还熬了一大桶小米粥。第二天早上六点,我就推着小吃车来到小区门口,支起摊位,点燃煤气灶,烧起了开水。
没想到,第一天开张生意就爆火。小区里的邻居们听说新开了一家手工水饺摊,老板还是小区里的住户,都来捧场。有人好奇地问:“小姑娘,你这水饺是手工包的吗?”我笑着说:“阿姨,都是我和我妈昨晚熬夜包的,食材都是新鲜的,您放心吃。”大家尝了之后,都夸味道好,说比超市买的速冻水饺香多了。不到晚上八点,准备的水饺、馄饨和粥就全卖光了,手里攥着当天赚的两千多块钱,我和母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掩饰不住的开心。
虽然累得腰酸背痛,手指因为包饺子捏得发僵,但看着实实在在的收入,我觉得浑身都是劲。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和母亲一起准备食材、包饺子,七点准时出摊,中午回家休息一会儿,下午五点再出摊,一直卖到晚上九点。周末更是连轴转,从早到晚都守在小吃摊前。母亲一直陪着我,帮我招呼客人、煮水饺、收零钱,从来没喊过累。
有一次,我不小心切到手了,鲜血直流。母亲赶紧拿出创可贴给我贴上,心疼地说:“要不今天就收摊吧,别做了。”我摇摇头说:“妈,没事,小伤口而已。好多老顾客还等着来吃呢,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母亲没办法,只能在旁边一直叮嘱我,让我小心点。哥哥和嫂子知道后,第二天就赶来了,嫂子说:“以后包饺子的活我来帮你做,你专心招呼客人就行。”哥哥则帮我把小吃车的操作台重新整理了一下,让我操作起来更方便、更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