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把自己关在将军府里,他收到了皇帝的封赏:加封大司马,假黄钺!这是人臣之极的无上荣耀!
他本该欣喜若狂,但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
那份烫金的圣旨,在他手中仿佛有千斤之重。那每一个字都像一个嘲讽的鬼脸,在无声地讥笑着他的无能与怯懦。
他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守住函谷关。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函谷关。
只要陆瑁攻不破函谷关。那么他的“大捷”就永远是“大捷”。他的谎言就永远不会被戳破。
“守!给我,死守!”
曹爽如同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在他的将军府里疯狂地咆哮着。
他将渑池之战中幸存下来的不到五万的残兵败将与原有的五万守军重新混合编组。
曹爽开始了疯狂的备战,他驱使着十万大军和数十万被强征而来的民夫,日夜不休地加固函谷关的城防。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整个函谷关,就被他打造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钢铁堡垒。
百里之外汉军大营。
陆瑁却显得异常的从容与平静。
渑池大捷的喜悦并没有在他的脸上停留太久。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一场他征战天下那么多年来的一场普通胜仗而已。
中军大帐内,陆瑁正在下达着一系列的命令。
“思远。”陆瑁看向他最的弟子。
“末将,在!”诸葛瞻上前一步目光炯炯有神。
陆瑁拿起一枚刻着“玄”字的黑色令旗递给了他。
“你即刻率玄武军南下。,进入南阳盆地,协助魏文长稳固宛城防线。”
“什么?南下?”诸葛瞻一愣。帐内其他将领也纷纷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现在不是应该一鼓作气拿下函谷关,直捣洛阳吗?为何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分兵南下?
陆瑁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淡淡地解释道:
“曹爽,虽然惨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在函谷关尚有十万之众强攻,并非上策。”
“真正的战争,从来都不只是在一个战场上进行的。”
他的手指点在了宛城的,位置上声音变得深沉。
“宛城,是洛阳的南大门。文长现在被钟会围着,荆州的军队也不能动孤军。曹爽一旦在函谷关稳住阵脚,必然会从豫州抽调兵力围攻宛城。”
“我派你率玄武军南下。并非是要你去攻城略地。而是要你成为一把悬在曹魏咽喉上的利剑。让他们不敢尽全力进攻宛城。”
诸葛瞻,瞬间明白了。“瞻,领命!”他重重的一抱拳。
接着陆瑁又看向了另一员老将廖化。
“元俭。”
“末将,在!”
“你率新编的四万长安新军,即刻沿丹水南下,进入荆州支援江陵。”
这个命令,再次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江陵现在不是很稳固吗?为何要派四万大军过去?
陆瑁的目光扫过舆图上那属于东吴的大片疆域,眼神变得意味深长。
“曹爽亲征惨败。这个消息瞒得过洛阳的天子,却瞒不过建业的那只老虎。”
“孙权此人一生隐忍,最善审时度势。我大汉与曹魏,在中原打得越是激烈,他在荆州搞小动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万大军,进驻江陵。一则是为了震慑宵小,让某些人不敢轻举妄动。二则是为了向天下宣告我大汉不仅有能力两线作战,更有余力开辟第三条战线!”
所有将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丞相……”傅佥有些迟疑地问道,“我们……我们还攻打函谷关吗?”
分掉了近五的兵力。他们手上只剩下以关中军团为主体的六万大军了。
用六万去攻打一座由十万重兵把守的天下第一雄关?
这听起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陆瑁,笑了。
他转过身,看着帐内所有带着同样疑问的将领们。
“打,当然要打。”
“而且,要大张旗鼓地打!”
“但是,我们不强攻。”
他,走到舆图前,拿起那枚代表着自己帅旗的红色令旗,缓缓地向前一推,稳稳地放在了函谷关的正前方。
“曹爽,现在是一头受了重伤又极度恐惧的困兽。他把自己和十万大军一起锁在了那个他自以为坚不可摧的笼子里。”
“对付这样的困兽。你越是凶狠地攻击它,它反而会困兽犹斗,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打破那个笼子。”
“而是要把那个笼子变成一个囚笼!让他无暇南顾。”
“传我将令。”
“全军,拔营起寨!”
“目标,函谷关!”
“我们要在曹爽的面前安营扎寨。我们要让他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我们汉军的龙旗!”
“我们要用无休止的骚扰、试探、骂阵,去折磨他,刺激他,让他日夜不宁寝食难安!”
“他,不是想当缩头乌龟吗?”
“那我们就把这口煮乌龟的锅,给他烧得旺旺的!”
……
三日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